标签:
明朝崇祯袁崇焕皇太极太监监军凌迟文化 |
分类: 国人人格 |
本人以为,中国人的人格肯定是在五千年文明史中逐渐形成的。而明朝这样黑暗、荒唐的朝代,对中国人人格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明后期,几个败家皇上连着闹腾,到了明思宗崇祯这,王朝已经奄奄一息。但是明朝的皇上命好。尽管明朝政治黑暗,后期皇上都荒唐得没边儿,但王朝这部破车不还是走了277年吗?每到王朝眼看吹灯拨蜡时,总有稀世奇人横空出世,扶大厦于将倾。比如于谦,明英宗时的北京保卫战;比如王阳明,明武宗时的平宁王之乱;比如戚继光,明万历年间的抗倭……袁崇焕,正是老天给崇祯皇帝呈上的国宝——一道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长城。
袁崇焕,一个我不愿提到的名字。我想,这也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痛。明朝许多人的名字,我都不愿意提及,比如杨金英。但是,就像杨金英我不愿意提及,又不得不提及一样,袁崇焕,也是我绕不开的痛。
袁崇焕,我无意于说他的事迹了,因为地球人知道的怕是也差不多了,说又能说出啥意思来。我想表达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样说的问题。就是我的史观的问题。袁崇焕命运,是我透视中国人人格,最好的一面镜子。
袁崇焕,最让我感怀的还不是他的最后被凌迟的下场,而是他的孤独。
袁崇焕,一个江南的文弱书生,一个进士出身的文人,能在大明守军一次次被清军冲破的时候,来到北国的边关守关。我们都知道,努尔哈赤,那是何等的人物!一生征战所向披靡,却死于袁崇焕这个书生手上。皇太极,又是何等人物!却也是在袁崇焕的阵前,一筹莫展,望城兴叹。大明天子因为有袁崇焕守关,让清军在关外足足滞留了七八年。
袁崇焕最痛苦的,不是于努尔哈赤、皇太极斗智斗勇,也不是整顿积习已久的守关部队,甚至不是从家乡征召士兵来充实边关——而是他的孤独。谁是他背后的支撑和支持?他为之效命的大明,谁又是他的后盾?袁崇焕在监军的监视下,在上司的阻挠下,在朝中小人的谗言中,干点事实是多么的不容易!努尔哈赤,皇太极拿袁崇焕没有办法,但袁崇焕却拿他为之效命的王朝的小人没有办法。
最让我欲哭无泪的是,袁崇焕,他可以忠心,可以不怕死,可以做到治军有方和御敌有术,他甚至可以对清军以一当十……但是他怎么可以把家人也豁出去!上司退守山海关,袁崇焕孤军把手宁远最前关时,他可以自己不怕死,但将士们不见得不恐慌。袁崇焕能怎么样呢?他还能依靠谁?这个傻书生,把家人也接到了边关!以此来稳定边关将士的军心。
用自己家人的身家性命做着抵押,这未免有些离谱了吧?但是逼他这样离谱的不是那个更不靠谱的王朝和王朝哺育下的群小吗?皇上就不靠谱,还有什么事不是离谱的?
后来,孤立无援而镇守宁远的袁崇焕,以1万人打败努尔哈赤的3万人。但是我想,假如。。。
我就想,你还要人家袁崇焕怎么样呢?难道都在那里空谈、内斗倒好了吗?为什么中国的政治给一心干实事的人留下的可走的路,窄的不能再窄了?甚至是无路可走?好像专门有帮小人是没困难设置困难的一帮人。袁崇焕你要想干成事,得先在我小人这留下买路钱!这是何道理?难道以为会有千万个袁崇焕,排着队地等在那里,哭着喊着要给你大明效命吗?这可真是本末倒置了。
崇祯二年,皇太极采用了汉奸高鸿中的建议,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焕得知消息后,2昼夜急驰300余里。以9千士兵与皇太极10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袁崇焕亲披甲胄,临阵督战,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终于击退清兵,保住京师。
这是何等的英雄!袁崇焕手下又是何等的将士!对付清军别说以一当十了,袁崇焕之前,明军以十当一怕还被清军打的大败呢。但崇祯和明朝又是如何对待这位英雄的呢?
先前,当袁将军带领五千人马从宁远赶到京城时,人马疲惫,提出要在城内小憩时,竟被崇祯挡在城外。我想,还不是听信那些朝中小人的胡言,什么不能不提防手握重兵的人如何如何。结果就是袁崇焕只得在无多少防御措施的野外与清军决战。更无可救药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竟上了皇太极的当:因听信了两个从清军兵营里逃出来的太监的话,认定远大将军是内奸,立捕下狱!八个月后,袁崇焕被处以极刑——凌迟!
袁崇焕,这样一个英雄,这样被处死了……
袁崇焕,一道让大清十来年不能逾越的护国长城,这样被崇祯自毁了……
……
国破,山河碎。当崇祯皇帝在北京的煤山自缢前,赐死了两个皇妃,手中的利剑一边砍向他最心爱的公主,一边喊叫“你为什么生在帝王家?”的情景,让我有挤出两滴悲情的眼泪的感觉,转念一想,算了,还是省省吧。因为我想起了柏杨写到的明晚期的小孩,因没吃的,饿得捡拾路边的屎蛋吃的情景。。。我就想,难道生在百姓家,就有好日子过吗?天下被你们朱家祸害到如此田地!人心也被你们朱家败坏到如此田地!还说啥呀!尤其中国人的人格,成了今天这副德性,你们朱家能脱得了干系吗?
崇祯皇帝按说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说是昏君呢。也许是他前面六七个皇上折腾,王朝传到他手上已经岌岌可危了,他还是很有点励精图治的意思的。但怎奈明朝的皇上都疑心重,这在开国皇帝朱元璋就种下了,遗传了十几代还患疑心病呢。明朝的政治更是畸形,还太监监军!怎么想的?
袁崇焕没有死于清军之手。我们看看这置袁崇焕于死地的三部曲:先是汉奸给皇太极献招;之后是太监监军被皇太极利用;再有朝中小人兴风作浪。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都是皇帝的疑心。而荒唐的政治式样也无疑让皇太极有机可乘。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嘛。
明朝皇上的心里都不太健康,政治式样也就变态。皇上的想法往往让人无话可说。顺着皇上,于国不行;违着皇上,于己不利。这是多么拧巴的政治境况呀!小人政治与小人文化,与明朝皇帝的残暴,昏聩,相辅相成,让明朝的事儿和中国的人,也幻化得非常的诡异和邪性。像谦谦君子严嵩,脱变成一代奸臣,还不是人格分裂的结果。袁崇焕这样的,人格是没分裂,但肉身被千刀万剐了。我想,袁崇焕在死的时候,都不会明白,人之为人该怎样做?
我倒是觉得,明朝一定得亡!明朝必然得亡!!明朝必须得亡!!!从这个意义上说,袁崇焕更是个悲剧人物了。
中国人经过明朝这277年的扭曲,挤压,人格变态是自然的。这集里我不想说太多了。
好了,就到这里吧。“一休,休息休息吧。”
国人人格成因,且听最后一集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