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持人,你哪来的那么多的优越感

(2010-08-01 23:49:52)
标签:

主持人

优越感

自我表现

沈阳

新北方

分类: 随想随说

昨天,我们这个城市的一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报道了一个精神病在大街上抱住道边的护栏不撒手的事情。按说这不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那个精神病走着走着就犯病了,想起送他上医院的情景,就地死死抱住栏杆不放。人越多他越不撒手。120车来了他更害怕了,更抱的紧!眼里是惊骇和惧怕!后来谁把他媳妇叫来了。见到了他的媳妇,他象个孩子似的哭了,报着媳妇让媳妇救他。媳妇也很心疼地摸了摸他的脑门,也哭了。

 

看到这里我想,亏着还有个能理解体谅他的媳妇!不然像他这样的人谁都不待见,在人世间可怎么活呀!他就不能有比精神病院更好的去处吗?这个精神病肯定是对过往住院的可怕经历还心有余悸。这本是个值得人同情的事情。

 

可是这个事情从主持人嘴里出来你看看是什么腔调。又是那个小女主持人,又是那副洋洋自得的神情,又是那种惯用的调侃的、奚落的、居高临下的口吻:下面这节目那叫逗……您看看这位,好吗样的抱着路边的铁栏杆就不松手,趴到地上死活地不起来,你说你这叫哪一出呀?有事你说话呀!怎么回事呀?你们看看吧:

 

然后画面就是:那个精神病躺地上死抱栏杆。之后的情景就是上面我说的那些。后来精神病跟着媳妇走了……画面又切换到小女主持人这。她又叭叭上了:……嘿,你说……奉劝这精神病的家人好好看着。这一出儿这算怎档子事呀?没事别出来,你在家呆着。你说你上大街上你弄这样,这人不丢大发了吗?阿!要说呀,这现如今……之后便是她那惯有的身子一晃,脑袋一歪,眼睛一抹搭,镜头就又切入下一画面……然后就又是她的:阿……哈……的调侃的评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活的都不易。老百姓之所以喜欢这个栏目,也是这个栏目关注百姓,关注民生的宗旨。老百姓希望从中得到支持,得到关注,得到希望。但这个栏目真的就是老百姓的吗?我相信,栏目从领导到编导的初衷都是基于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栏目的风格也是采用跟老百姓唠家常的方式。几年的尝试应该是成功的:收视率高,老百姓喜欢看,在国内获奖……但是也许就是因为成功,栏目尤其是有的主持人便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和局限。也许当初这种轻松唠家常似的说话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但是,随着成功也便得意,也便不再小心翼翼。亲切和自然变成了调侃:开始调侃的或许还是坏事,后来就连中性的甚至是值得同情的事也侃着来了。越发地表现为一种对弱势生命的轻蔑。大众媒体对大众是有文化上的个引领义务和使命的。一个栏目,一个主持人怎么说话,对大众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是非善恶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领。

 

小女主持人,就你说的这些个无关痛痒的话,有什么用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百姓该咋活还咋活,社会治安亦不会因此而好转。

 

这位小女主持人有的时候她还给人支招:你说你不好好……你偏偏……你说你……这叫自作自受!谁让你……活该……

 

她说的话,听的时间常了,你细品着我感觉就好像是:没饭吃你吃肉呀!你怎么这么笨呀?活该!饿着活该!谁让你笨来着?不饿你饿谁呀?……然后就是冲着镜头做她那个经典的动作和神情,好像谁都该她似的。

 

我总是觉得,媒体或主持人说了什么,或报道关注了什么是一回事;你怎样说的,怎样关注的更是一回事。不是说你报道了老百姓,你就心里有了老百姓。你的话语,态度,口吻,感情究竟对老百姓投注了多少的真情和热情才是最重要的。不然,肯定是,你报道你的,社会还是这个社会。

 

难道你就是一个花瓶吗?就是让老百姓看着好看,看着好玩的吗?看完了,又无奈着我的无奈,悲苦着我的悲苦吗?你就是为了说而说吗?你就是为了你自己是公众人物而说吗?或者说你就是为了高高在上而说吗?就是为了你的优越感而说吗?

 

做为弱势生活处处是难呀,哪是你那高高在上的人叭叭的那么轻松呀,你那黄嘴鸭子还没退的小嘴那么愿意叭叭,你替得了人家的生活吗?谁也代替不了谁,嘴下留情。

 

我觉得主持人不应该太轻浅,应该对生活,对生活中的苦难,对苦难中的人多一些认识和理解,才会主持得厚重得多,通融得多,那嘴也不至于那么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自顾自地刻薄着,整天自以为是地教训人。杨澜和白岩松的主持也是很自然,也是拉家常,也是风趣甚至调侃,但是,你能看出来,她(他)不是在表现自我,她(他)的主持透着的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怀和尊重。底蕴也较深,有一种对文化的引领,对大众心智的开启的作用。

 

有时我就想:这个社会怎么能好呢?如果有话语权的都是高高在上,说些只顾自我表现的话,而置百姓的生存和心智的成长与不顾,这个社会的和谐怎么打造呀?谁能对谁负责呀?谁都不能对谁负责!那些扭曲的灵魂,被生活压扁的灵魂,他们在你主持人叭叭的时候是不是挺来气的?是不又离发疯杀人近一些呢?(也许我是联想型的,思维有些扯远了,或者搭不上吧?这都哪跟哪呀!)

 

我想说的是:主持人这个位置容易让人产生优越感。而优越感容易让人滋生自我陶醉。自我陶醉的人是不容易理解和体谅他人疾苦的。现在一些支持人尽管主持着民生节目,但是你看得出来,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报道的人和事,甚至对他们的报道对象没有应有的尊重和体谅。她(他)们更在意她(他)们自己,在意她(他)们的表达是不是生动有趣,风格是不是活泼,领导能不能表扬他,同事或亲朋会不会夸奖他。

 

总而言之,她太自恋了!她爱她自己比爱众生要多得多得多。她心里没有百姓众生,为什么还要主持这个节目呢?因为这个节目看的人太多了,影响力太大了!这个节目会让任何一个人一夜成名的。不是她喜欢百姓,是她喜欢主持人这个角色。主持人这个角色托举起小小的她,让她有了别人没有的优越感。为百姓办事,那只是个壳,百姓倒是把她成全了!这样的一个人你让她主持百姓冷暖的节目,节目体现的会是怎样的灵魂呢?她的言谈话语,神情口吻流露的是对众生的冷漠和轻蔑。

 

百姓是愿意看,因为它毕竟反应的还是百姓自己的事。但是有时也许就是看热闹。就象赵本山的《乡村爱情》3的电视剧,百姓是爱看,但又能说明啥呢?

 

我想这个主持人还要得到表扬吧,不然她为何这样得意!不管主持什么节目都心花怒放得不行。可也是呀,她怎么能不陶醉呢: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众生的优越,大众导师的神职,优厚稳当的收入,业余主持婚礼一场万元的进项……

 

主持人,你的优越感从哪里来?我知道了:从你现在的位置来,从你的媒体人的角色来,从你自我表现的被夸奖而来……你就陶醉吧!你只管陶醉你的,百姓的艰难困苦自然是百姓自己的事。尽管这个栏目的名字叫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