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事情有价值,那么你投入了,你欢喜也好,你落泪也好,都是庄严的。但如果说这个事情本身不那么靠谱,那欢喜和泪水也就被嘲弄了。
本来我是不喜欢看小孩的什么比赛的。尤其是那种东问一句,西问一句的比赛,孩子的思维时常是不着调的,如果没个好的主持人引领,孩子思维发散得能从海南岛跳到长白山。而现在的比赛为了体现创办者的创意还是怎么的,唯恐节目不花哨,想当然地弄出很多的环节来:儿童的英语比赛还弄什么反应比拼,什么口才对决的。就算比风采,也该朴素一些嘛。不然是不好判定的,这便给烂评委的离谱的评价提供着更大的空间。有时就是:说你好,你不好也好;说你不好,你好也不好。比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为什么又看了两集呢?因为评委的发问和点评太垃圾!我一边吃饭一边忍受着折磨,我真不容易呀!我就想看看他们问的有多烂!看他们能垃圾到什么程度!最后俺的结论是:他(她)们那种装模作样、又自以为是的、特垃圾的提问会把你听变态了。
央视的少儿英语风采大赛决出结果的那一刻,欢呼的欢呼,落泪的落泪,淡漠的淡漠……
说哈好呢?明明你看着挺好的一个孩子,怎么着就不入评委的眼;有时你看着不怎么样的表现,评委还就不知那根神经被踩中而来了感觉了。这个咱也不说啥了,最折磨人的是评委的问话没个准谱。也不知评委本身的素质不行还是怎么的,提问和点评简直乱七八糟。有时评委的话反倒被孩子逼到角落里,评委应对不来就更瞎问了。有时评委自己都没了准主意似的,便会把球踢给孩子,如此下去,问答便越发荒唐。
下面的一些话,你有什么感觉?
评委:你自信吗?
孩子:我非常自信。(又抢答地):我有一点小小的不自信,因为太自信了有时会粉身碎骨的……(我觉得孩子说的挺好的。)
评委:那你不自信你咋还参加大赛来了呢?
孩子:(稍愣了一下。)这个我自信,大赛不会粉身碎骨。(我觉得一个九岁孩子的回答比我还强了。)
评委:……太自信不好。人还是得谦虚点……(评委们的车轱辘话就会偷换概念。可能他自己就是个思维混乱的人。)
还好,这孩子进入了下一轮比赛。第二天,下一轮比拼:
孩子:……通过今天的环节,发现别人有挺多长处值得我学习……
评委:……你不是自信吗?这咋又谦虚了呢?你昨天多自信呀……你到底自不自信?(这都哪跟哪呀?)
孩子:?……
……最后,这个孩子被淘汰的理由竟然是不够自信。被淘汰的那一刻,孩子愕然了!看得出他在控制自己。孩子跑向父亲,泪水还是滚滚而出,但孩子说的却是:对不起!爸爸。某某评委说我不够自信,看来这一轮我又没做好。
天!我都不知说啥好了:太莫名其妙了!太没道理了!太……都不足以表达我要说的。我就想:为什么评委说的就对呢?凭什么他们就代表正确呀?哦,因为此时他们就在这块地界儿上,不管他们嘴里吐出什么,都是有效的。这就是权威:怎么垃圾也毋庸人置疑,怎样没道理也都显得他们挺高深的样子。
但我还是想说:如果你们这些人水平洼,就别出来蒙事!尤其是别当什么评委;如果你有什么背后的猫腻,那淘汰的理由也请你在孩子面前编得自圆其说一些;如果你们觉得这就是个过场,就是娱乐一下,抢点眼球,那就别弄得那么郑重其事的,别人的心情、精力和眼泪……该是值得尊重的……孩子可是认真的!
他们其实就是在误人子弟。他们怕是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问了什么,又回答了什么样的鬼话。拍拍屁股,拿完钱,他们就到哪个饭局上吹嘘,或到哪个场合标榜自己:当过什么什么评委,中央一级的!
孩子自责,委屈,迷茫,我想这些还不算。最祸害人的怕是:如果有哪个孩子不死心,按着评委的模子重塑着自己,又做了一年准备,明年又信心满满地来了,结果评委的标准又是另一个样子了!模子又变了,孩子又装不进去了!又会是下一轮的惊愕,委屈,泪水……
大人的世界是认真不得的,但偏偏孩子又是认真的。孩子的泪水是多么的不值当呀!成人的世界里,是这样模糊的标准,颠三倒四的是非观,说了不算的价值观,又怎能期望孩子的未来?社会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