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秘密花园 |
『夏日香气』是谁没有给生命“加满油”?
执笔/王子
当天22时许,救护车从卫生院出发前往恩施。但让司机和家属没有想到的是,当救护车在中石化金果坪加油站加油时,该站工作人员说,现在是下班时间,不为任何车辆加油。陈千均的女儿陈祥翠在情急之下,只好给工作人员下跪:“我爸爸快要死了,麻烦你们加一次油,我给你们下跪了!”但是工作人员以同样的理由拒绝。病人的一位亲属说,他们从加油站的玻璃窗口里看见,加油站的两位工作人员,一个在玩电脑,一个在看电视。当时他就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视频。随后,工作人员关了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金果坪卫生院院长彭贻龙只好向私人买了高价油,让救护车出发。在加油站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后,救护车向恩施疾驶。但是,当救护车驶上高速路不久,病人便死亡了。司机江师傅说:“如果加油站及时加油的话,救护车完全可以在病人死亡前到达州中心医院——从病人死亡的地点到达恩施,最多需要40分钟。据介绍,他们与州中心医院有着良好的合作,病人一到就可以马上进入急救科抢救。他说:“对于一个急重病人来说,一小时关系着生死。”
中石化湖北公司昨日表示,经过对当地一中石化加油站职工拒绝给救护车加油事件的调查,经研究决定,对该加油站站长等两名当事人作出撤职并辞退处理。还表示对此事感到震惊并深表歉意,公司对逝者深表哀悼,对家属深表同情。
自从该事件被报道之后,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讨论的重点在于谁是这次事件的责任人?网路上的讨论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该负起最大的事故责任,谴责当事人的良心丢失、冷血无情;也有人救护车司机的失职和医院车辆管理上的不完善才使伤者错过最佳的救助时间;还有人指责趁机抬高油价的不良商贩,以高价油卖给救护车油。网路主要围绕前两个观点展开讨论。
在此,笔者想从表象一层一层地剖析这个社会的病根:
第一、我们回顾事件,时间是在深夜,加油站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但依然有人值班,救护车需要加油时,值班人员以“下班时间”为由拒绝。当患者女儿下跪请求加油时,值班人员以同样的理由拒绝。而事后我们知道该公司有规定,对于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和救灾等特殊车辆,无论是否24小时营业的加油站,均应随时提供24小时加油服务。显然,加油站工作人员存在玩忽职守的问题,并没有认真履行公司的规定,将规章制度视为草芥。另外,患者女儿都下跪请求加油了,工作人员还不主动对当时的情形做一下视察,通过合理的判断来做出要不要加油。我想说,一个站长和两个已经工作的人员,难道连对事情是否严重的判断能力都没有么?
有一部分人为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辩护,理由基本上是加油站基层员工很辛苦,由于担心遭遇“打劫”(网路有此说法)出于自保没有给救护车加油,是合情理的。如果真的遇上这种事,背黑锅只会是基层员工。对此我也表示理解。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种出于自保不顾别人生死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不难看出,这次事件主要责任在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本质,深藏在行为背后的人情冷淡和人人自危的现实。就像扶起摔倒在路旁的老人一样,本来是做好事,结果被老人反咬一口,吃力不讨好还很无助。面对患者女儿下跪请求,工作人员无动于衷,冷眼旁观,不免让人心冷。人性的无情、冷漠和冷血,已经达到连对事情做些分析判断都懒得。社会若如此下去,诚信的缺口无疑会越来越大,离人人自危的边缘越来越近。此乃其一,其二大企业普遍存在着基层员工工作辛苦,抗大头,遇事无处求助或者求助无果的问题。多少企业出了事情,最后受到损害的都是基层的员工,那些高管纵然也会担责却又能通过关系或者什么途径来化解危机,而基层员工只能任企业宰割,要吗被辞职,要吗被扣薪,甚至要负法律责任。这也是职场的冷漠,才造就了员工的冷漠。越是大企业,等级阶层就越根深蒂固,员工的奴性仆性就越被推崇。变态!
第二,救护车缺油是哪里有漏洞?《救护车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定》讲到: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接到电话5分钟内必须出车,并设有出车登记本,记录出车时间、地点、达到时间、随车人员等;救护车司机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救护车的情节、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好,安全行驶。由此可见,救护车管理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救护车的油量问题。救护车处于出车的状态,也没有明确要加满油,就事件车辆出发前也是有一定油量的,也算符合相关规定。故此,司机该不该负责任有待专业人士研究。然救护车的管理制度肯定是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对于类似油量的问题有必要做更为详细的规定。
第三,趁火打劫的不良商贩赚钱要看情况。虽然说商人以营利为目的,但也要广布善恩,不该捞钱的时候就要好好做人。救护车加油,也要抬高油价,是该受到强烈谴责的。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护车跑的快,救的不止是一人的命。人性的贪婪和冷血依然在不良商贩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