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Ps1Jhgy6FWBftWEe0e&690
2010年7月,我曾在本博发表过一篇题为《峡谷中的昆河魂》的文章,提到了过去滇越铁路上第133号隧道(今昆河线第33号隧道)河口端的一处落石毁坏铁路桥事件,有点类似于1981年成昆线上的利子依达事故[注]。不过根据有关滇越铁路的记载,都未提到该处,而且似乎没有造成有人员伤亡的行车事故,如只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是万幸,但从历史角度来说,这里又充满了很多疑问,这个事故具体是何时发生的?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后来改线开凿新隧道又是何时进行的?带着这些疑问,我再次深入南盘江峡谷,回来后结合新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对133号隧道的历史变迁进行一番重究。
http://s6/mw690/001Ps1Jhgy6FWzLBIXP95&690
http://s13/mw690/001Ps1Jhgy6UiUaZFgMec&690
出行之前,我曾在法国古利出版公司1910年出版的滇越铁路工程报告文献《云南铁路》上看到一张老照片,显示的就是刚竣工时的第133号隧道和10米拱跨单孔石拱桥(图1),法文原版里注释的是“334.58公里处的第133号隧道,老街端”,对此印证了我之前考证的此隧道原编号及方向,原旧里程也与现在昆河线的里程反置后相对应,不过昆明铁路局出的中译版里却未作文字注释,而图片所在页的内容记叙的是1909年5月11日到12日婆兮(今盘溪)至徐家渡段的地震对铁路工程遭成的影响。会不会是因为地震造成落石砸毁铁路桥?仔细阅读了内容后,发现地震曾对西洱至糯租区间的319.9公里15米拱跨铁路桥造成损害,以至于不得不拆除重建(今昆河线第57号桥,位于K149+095处);同时造成损害的还有307.946公里处的一座4米拱顶引水渠。同年7月27日凌晨3:04时的地震影响了西洱站站房,桌子上的瓶子被震倒;后来在8到10月还有几次余震。但在这些地震影响中始终未提及第133号隧道口的石拱铁路桥,该桥现推测里程为327.9公里铁路桥。1997年出版的《开远铁路分局志》中记载了1967年在昆河线糯租至大沙田区间的K134+600处,即昆河第33号隧道的河口端,接长了17米的明洞,还注明了接长前原隧道长为409.14米。最初建成的第133号隧道是没有这么长的,只能是连上改线新开凿的隧道后才能达到此长度,这说明落石砸桥的事故发生得更早,有可能是在民国时就发生的了。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来自《中国铁道之旅》画册中米轨客运时期的老照片上,能看到河口端未接长棚洞前的明洞洞口(图2)。
http://s12/mw690/001Ps1Jhzy7fnSW1cfhfb&690
http://s14/mw690/001Ps1Jhgy6FWDtiYX39d&690
除历史记载的地震外,滇越铁路西洱至糯租区间由于处在高山峡谷内,两边悬崖风化剥离严重,落石和塌方时有发生。在现在的昆河线上,糯租至大沙田区间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固定看守点和加巡点在监视维护着这段线路。1988年9月,该区间内发生了米轨铁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落石袭击列车事件:2044次货列被崖上滚落的数十吨巨石砸中,造成机后七、八位车辆报废。事故地点就在离原滇越铁路第133号隧道遗址不远的昆河线K133+750处,后来这里也建起了一座棚洞加以防护。所以原第133号隧道口铁路桥被毁的事件是由落石造成,这和以前文章中提到的残桥下方有巨石的状态吻合(图3),这个巨石刚好就卡在原来桥孔的正下方。
http://s5/mw690/001Ps1Jhgy6FWBb7MZ664&690
虽未曾亲临,我们不妨尝试模拟重现一下当时那惊心动魄的情景:民国时期的某一天,正值雨季时节,大雨倾盆,线路上很多地方都有滑坡和塌方的可能。一列小火车正“呼哧呼哧”地冒雨朝河口方向行进在南盘江峡谷中,司机透过蒸汽机车那狭小的前窗紧张地盯着前方,因为他明白,在这段线路上随时都会有紧急情况会发生,况且是这种下雨天。闪电劈过峡谷,沉闷的雷声过后,泥土夹杂着灌木和碎石从山上滑落,零零星星地散落到前方的铁路上,紧接着又是一阵沉闷的撕裂声回荡于峡谷,这次不是打雷,而是一块数十吨重的巨石从崖壁上滚落气势汹汹地砸了下来,巨大的轰鸣声过后,刚好处在它落点下的一座铁路桥被当场砸断,而巨石在毁桥后也嘎然而止,停滞在了断桥下。小火车的司机此刻还不知道前方的情况,雨声和车声掩盖了远处的轰鸣,使他难以用听觉去判断,但是经验告诉他一定要谨慎慢行,所以火车开的是很慢的。火车继续行驶着,此时司机远远看见了一个黑洞,他知道那是区间内最长的133号隧道,而隧道口前就是刚被砸断的桥,但由于还有较长一段距离所以司机还没发现。越来越近了,他清楚地知道第133号隧道口地型的复杂程度,于是示意信号减速,双眼紧盯着铁轨,列车上所有司轫员也都各就各位紧紧地握着车闸摇柄。司机视线紧沿着钢轨而行……忽然他望见远方亮光的隧道口近处的路轨似乎没了踪迹,第一个反应就是大叫停车!并示意信号停车,副司机赶忙紧急制动机车及煤水车,司轫员们也各自制动货车,伴随着一阵尖利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全列车停在了距断桥不远处。后来当他们冒雨下车前去察看时,才知到此前发生了多么可怕的灾害!
http://s11/mw690/001Ps1Jhgy6FWDw6cAiea&690
后来的峡谷之行,我还发现在原来明洞边昆明铁路局大修队1972年牺牲的杨兴华的墓碑也被人故意破坏了。随着这些遗迹一个个地消失,这个不为人知的地点及事故,将再次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前作文章《峡谷中的昆河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bec2b0100jnhy.html
[注]1981年7月9日凌晨大渡河畔的利子依达沟暴发泥石流,将成昆线奶奶包隧道口的铁路桥冲断,正在行驶的442次旅客列车两台机车及11、13号车厢坠入大渡河中,造成惨重人员伤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