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三误区
(2010-01-16 08:40:18)
标签:
健康保健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钙剂 |
分类: 健康快讯 |
不少消费者认为长期补钙不好,理由是:“会引起便秘”、“导致结石”,甚至“补钙会骨脆”等,所以补钙应当补补停停,这样才不会有副作用。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长沙长江医院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科学合理补钙,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在此,我们请专家就大家关心的关于补钙问题一一解答,以正视听。
误区一:补钙让我便秘!?
50岁的王女士到门诊咨询:“我长期吃钙片,朋友却说,我的便秘可能是补钙引起的!”
专家解答:科学合理的补钙,一般不会引起便秘。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需1000毫克。据调查,各年龄段每天从饮食中摄取了仅400毫克元素钙,为了维持体内钙的平衡及骨骼健康,每天需额外补充400至600毫克左右的钙。国内外公认一般人长期服用钙剂1-2g/天,是安全的,很少见不良反应,个别人,可见便秘,有可能因为服用较大量钙剂,抑制肠道蠕动,则可采用分次少量服用。
误区二:补钙会引起肾结石吗?
有女儿帮母亲询问:“我妈妈更年期到了,脚经常抽筋。医生建议她补钙,可是她又听人说补钙会引起肾结石?”
专家解答:补钙与肾结石没有必然联系。临床实例看来,肾结石的发生受遗传、
环境、营养及尿钙浓度等多因素影响。目前,推荐的常规补钙剂量(600毫克左右的钙)不会增加肾结石发生的危险,是安全的。
大部分肾结石为草酸钙结晶,实际上,口服钙剂能减少草酸盐的吸收,从而降低尿中草酸盐的浓度,会减少肾结石的发生。美国的全国膳食与健康调查也表明,每日钙摄入量充足者肾结石发生率远远低于钙摄入量不足者。所以,长期科学补钙并不会加重或引起肾结石,相反还能预防肾结石。
当然,对于那些易发生肾结石的患者,在补充高剂量钙和维生素D前,应适当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若尿钙正常,可以适当补钙。
误区三:长期补钙,会导致骨脆!?
不少人听说“长期补钙会导致骨头硬,就容易骨脆”,因此都来询问骨脆是不是由于长期补钙引起的?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一再耐心说明:长期补钙,是能有效维持人体骨骼健康的,更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骨脆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表现,骨质疏松症是全身骨量减少(包括钙和有机质),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导致容易发生骨折。补钙,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坚持科学合理补钙,能减少骨量流失,增加骨强度,不会使骨骼变脆。当然,要维持骨健康、提高骨质量,预防骨质疏松症,除了吃补充钙产品,还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均衡饮食营养和维生素D的摄入等。而当前需关注的是,从饮食中摄入的钙的不足所引起体内血钙的负平衡,继而动用骨骼中的钙,结果在长期透支的情况下,导致骨质疏松症。
总之,无论是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钙剂的补充都是基础的必需的。钙质随年龄增长丢失,是一个慢性过程,所以补钙也应当坚持长期摄入,以保持骨骼的健康,选择正规、高品质的补钙产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