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票

标签:
集邮历史文化 |
1990年代以前,我国发行过三种三联邮票,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编号18-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奋勇前进和J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第二组)。
其中,《纪106》一个邮局全张50(10×5)枚,三枚连印;《编号18-20》一个邮局全张40(10×4)枚,三枚连印;《J3》一个邮局全张50(10×5)枚,三枚连印。(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上述邮票的共同特点是:面值均为8分;印刷方式为三枚连印,一个邮局全张中每一行均为10枚。
问题来了,三枚一套的邮票,一行印刷10枚,怎么分配?为什么不印刷9枚?
过去,发行纪念和特种邮票主要目的是用于邮政通信,那时,邮政柜台是发行销售新邮票的主角,集邮公司起辅助销售作用。以编号18-20为例,整版40枚,每枚8分,金额为人民币3.20元,便于邮局柜台工作人员与会计室结算。假如每一行印刷9枚,整张变成36枚,金额为2.88元,太零碎,不便于结算。所以最终决定每行印刷10枚,一个印刷全张包含2个邮局全张,其排列顺序是:A全张,3123123123;B全张123123123。
这样,每一个邮局全张都多出一列,简称多余列。A全张多余列是第3枚,在邮邮局全张的左侧,即编号20;B全张多余列是第1枚,在邮局全张的右侧,即编号18。见图1。前一篇:T58《辛酉年》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