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精准教研,提升教研水平
(2017-06-02 20:51:41)践行精准教研,提升教研水平
九年级调研考试结束后,戴校长对调研考试之后的中学组教研工作提出要求——基于考情做精准教研。如何在精准上做文章,还真的给我们这些有十几年教研经历的教研员命制了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好在我们这次九年级调研考试采用了电脑阅卷的形式,大量的数据信息给我们做精准分析提供了依据,也让我们有胆量、有信心去尝试和践行精准教研,在行动中提升我们自己的教研能力。
首先。确定目标学校,我们把精准教研的目标锁定在杨房中学和西谷中学这两所学校上。一方面,这两所学习规模小,通过教研见效快,另一方面,教师人数相对少,教研水平相对低,需要教研员的介入;第三方面,这两所学校本次调研考试与预期结果有差异。
第二,各科教研员从学科角度做精准分析,我把这两所学校的有关数据发给各科教研员,学科教研员要分别对这两个学校的情况做精准分析。要求教研员从题型方面、知识点方面、能力水平方面基于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同时有可能分析到代课教师的情况。
第三,我针对学校的总体情况做精准分析,特别侧重学校的薄弱学科,优生的偏科现象、以及低分段学生的统计与分析上,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四,下校精准教研,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下校面对学科教师做精准分析,并深入课堂做现场诊断。
第五,精准教研回头看,在精准分析和课堂诊断的基础上,隔一周时间,我们进行回头看。看教研的效果,看老师们的改变。
从调研考试结束后,一直持续中的精准教研告一段落了,过程是辛苦的,也是煎熬的,但整个过程带给我们的教研经历也是我们教研人可以津津乐道的。
①我们站在大局的角度,对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学科做精准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说出某个学校的薄弱学科,某个学校的优势所在,某个试题的得分率,某个题型的零分率,某个教师在某个试题上的满分率等等。这是我们的第一次。
②我们挑战了自我,学习到了很多,当任务布置下去时,教研员们还在纠结精准化的分析如何做的问题,但在短的时间内通过交流、学习、研讨,我们完成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精准化的分析报告。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做中学”
③我们将我县课堂教学向科学化的方向上向前推进了一步。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但在中考的节骨眼上,分数是学校乃至学生的生命线,如何让复习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体现因材施教,唯有精准化分析,在分析的及基础上进行教学。如何进行精准化的分析,我们教研员的引领作用是必须的,所以我们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念头,深入海量数据,分析挖掘信息背后的教育契机,让教学走向科学,有效减轻学生无谓的负担。
④我们看到了改变,在中考面前人人必争,分分必争。回头看并不是首创,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教研之后我们教研人能够体会到的满足感。A.少了埋怨,多了调动智慧——我们看到老师们用自己的歌声,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用激励性的评语、用奖励性的机制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关注到学生个体而不是试题——不再纠结于讲了几个题,而是关注这个题有多少学生还有问题;C.关注到了得分点和失分点——不再只讲标准答案,而是能够关注学生不是标准答案怎么得分,什么情况会失分。
总之,结束了,我还是那句话,教研是一种影响,不过原来以为只要自己认真做,一定会影响别人,这件事之后,我忽然觉得,一件事首先影响的是自己,先感动了自己,再想是否会感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