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能和势能》听课实录

(2013-06-09 08:40:18)
标签:

杂谈

 

学校

×××

教师

×××

年级

班级

××

科目

物理

 

动能和势能

教学流程与效果观察(主要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行为效果随议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多媒体播放李建英临危迫降死难的视频片段。问:小鸟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

学生观看视频,聆听视频中对李建英迫降死难,舍身保护国家财产和他人生命的介绍。

情境导入贴合教学内容,能够很快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思考,激发后续学习兴趣,同时渗透情感洗礼。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学习功的基础,通过实例初步了解能量的概念,有建立功和能量联系的意识。

2、通过实例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提高自己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理解动能、势能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目标设计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2、对探究方法的教学设计不足。

3、第三条目标可设计为:经历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有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设计实验的意识。

三、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导学案16填空题。如:

1、物理_____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

2、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_________有关。

3456(略)

1、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1、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在于对知识的直接接受,而不是引导经历“发现和形成知识”的过程。2、需要完成的内容在教材上都能找到,不需要讨论交流。

四、质疑互动,展示交流

(一)学生质疑阶段

师:通过上面同学们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师:同学们看教材p69小资料“一些物体的动能”。行走的牛的动能约60J,跑百米的运动员动能约3×103J,可见,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师:我们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比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二)教师质疑阶段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下如何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师:动画模拟实验演示如何判断动能的大小。

师问:如何改变小车速度的大小?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流程相同:模拟动画+学生实验。

 

1:速度和质量,哪个量对动能的影响更大一些?

 

 

 

 

 

 

 

 

 

2: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方法是什么?

生答:控制变量法。

 

 

 

 

一女生主动站起:速度保持不变,改变自身的质量。

 

 

学生观察

 

生:改变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

 

生: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

 

学生四人小组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学生的质疑高于学习内容,是对学习内容进一步延伸,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师随机应变的点拨也体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

3、如果不要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是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更好一些。

 

 

 

 

方法就这样被学生和老师说出来了但与做出来是两回事。

 

 

 

 

这里教师可以追问学生如何保持物体的速度不变?如何改变质量?

 

1、模拟实验直观形象效果明显,能够很好地辅助教学说明问题。

2、教师没有捕捉到学生这一创意性的回答,仍

然按照教材中改变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进行实验。

 

这时候已经成为验证性的实验了。

 

五、当堂检测,反馈提升

题略

 

 

学生独立完成

 

基础和拓展两部分试题,填空和选择两个题型,可增加一道简答题。

总评:

1、基于学校模式和导学案基础上的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明确,知识梳理清晰。

2、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内容不再逐题讲解,能够有效地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不依赖老师的习惯

3、教师的点拨讲解基于学生的质疑和教师的质疑基础上,有针对性,是在自学基础上的提升。

4、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板书,不能将知识系统性呈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网络结构。

5、模拟动画实验虽然能够理想地呈现实验现象,但和学生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