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强》课堂实录

(2011-04-18 18:53:19)
标签:

杂谈

《压强》课堂实录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段少女在海滩上翩翩起舞的视频。海滩上留下了一行深浅不一的脚印。

师问:看着美丽的视频,同学们同时思考,海滩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答:由于力的作用效果造成的,海滩上的沙受到压力的作用,改变了形状。

教师:如果同学们进一步观察,会发现脚印有的深,有的浅,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这就与我们今天学的压强有关(板书:压强)

(点评:1、优美的视频能够唤起学生对美的遐想,两个由浅入深的问题,能够在学生感性思维的同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建构。2、第二个问题的提出,教师没有预设让学生作答,所以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是有前概念的——压力愈大,形变越大,效果越明显。如果在这里让学生将前概念暴露,将有助与学生建立更牢固的知识结构)

二、新授

(一)压力

教师:演示-----一段锯条和一块磁铁,将磁铁吸在锯条上,由水平放置逐渐改变锯条的方向,如图:

 

 

 

http://s12/bmiddle/63e5361eta128ecae871b&690

 

  学生:观察并思考压力的特点

  生1:横放、斜放、竖放形变程度不同,压力的大小不同。

  生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在不同放置时,不变,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在不同放置时改变了。

  生3: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观点并展示一段自制的视屏动画:http://s13/middle/63e5361eta12ea0f41d8c&690

    教师: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点评:1、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和视屏动画,将看不见的、抽象的压力形象化,便于学生知识的建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2、在学生猜想出压力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时,教师作出了默认,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接触面的方向发生改变引起了压力方向的改变,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有一定的关系,然后通过视频说明关系)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出示红蓝两个气球,分别让一男生和一女压爆。

    生男:两手掌紧压,使劲后终于将气球压爆。

    生女:用一注射器针头轻松将气球扎爆。

    教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视屏——大小两只北极熊在冰面上行走,走在前面的大北极熊两只后腿突然将冰踩裂,于是匍匐着前进了一段,站了起来,后面小北极熊安然无恙。

    教师:通过前面的实验和后面的视频,同学们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因为大熊能将冰踩裂,而小熊则不能。

    生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因为用手压受力面积大,很难将气球压爆,而针受力面积小,很容易扎爆。

    生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因为大熊匍匐着前进时,并没有掉进冰中。

    教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沙、砝码、小凳,如何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4:上讲台给同学们用控制变量法演示:http://s3/middle/63e5361eta12f382ab832&690
    教师:出示视频模拟动画实验。

    师生: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点评:1、通过一个令同学们发笑的实验,在笑声中领会了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学道理,寓教于乐。2、为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教师采用了学生体验式、视频、实验、模拟实验等手段,从不同侧面感知这一现象。在这个环节中,模拟实验显得有点多余,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虽然可以更形象,更直观,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已经安排了相同的实验,完全可以不使用模拟实验。)

   (三)压强

   教师:1、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        帕斯卡——法国科学家,1N/m2=1Pa

        4、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点评:1、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教师采用了讲授的方法,便于学生很快学习新概念,同时对新概念的学习较系统。2、前面使用了各种手段得出的结论对于学生建构压强的概念并没有起到作用。其实这里就只是一层窗户纸了,只要教师稍将引导,“为什么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为什么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还不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吗。3、自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单位面积上的质量叫密度,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理所当然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叫压强。)

(四)例题

      例一:桌面上放一本教科书,书的重力为25.N,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4.7×10 -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例二:(见教材)舞蹈演员和大象对桌面的压强

     (点评:两个例题作用不同,前一个熟悉公式,尝试计算,规范步骤;后一个进一步认识压强的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不仅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暴露。)

(五)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或生产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生1、眼镜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生2:公路上的多轮卡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生3:斧头磨得很锋利,——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教师:出示生产和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受力面积的视频。

  三、谈谈你的收获。

(总评:1、教师在新课的“导入”、“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三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显示出了教师教学的智慧。2、教学中多媒体视频的使用,画面优美,真实,恰到好处,不但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有效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3、整堂课的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增加任何难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