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要不要生第二胎?

(2010-08-20 08:59:54)
标签:

育儿

家庭

maggie

呼声

分类: 杂谈

也许因为老公是外国人,我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我再生一个,她们认为‘女+子=好'。

 

记得Maggie刚满月,我的爸爸妈妈大老远来看我们,妈妈抱着Maggie的第一句话就是“宝宝,让你妈妈再给你生个小弟弟”。这是什么意思?重男轻女?我心里一直揣着这句话总觉得不舒服。

 

日子一天天的熬,孩子一天天的大,育儿的艰辛和疲惫让我一点都没有生第二胎的考虑。每当有人问我“还想再生一个吗?”,我拼命的摇头,像个布郎鼓一样,说“不生,给再多的钱都不生!”。这话有些俗,但足以表达我的决心。

 

“群众的呼声”——再生一个好

呼声1:包括老公在内,都认为,如果我们再有一个孩子,那么两个孩子可以从小是个伴儿,一起玩到大,一个孩子太孤单,等我们走了,丢孩子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太可怜了。如果她以后碰到什么大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呼声2: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成人后面临的生活压力要远远大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比如:独生子女长大后将面临小夫妻俩要照顾至少1个孩子+4个老人,经济、体力上的压力都非常大。如果再生一个,最起码可以俩孩子可以一起赡养老人。

 

呼声3:多生一两个孩子以后老了儿孙满堂逢年过节相互走动,家里热闹。

 

呼声4: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她不争气就没指望了;如果有两个孩子,一个不争气还有第二个。

 

呼声5:把第一个孩子的不足之处弥补在第二个孩子身上。

 

“我的心声”——好孩子一个足矣

当Maggie呱呱落地,喜悦的同时,我的内心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是害怕承担不起如此重任的感觉。

 

强烈的责任心不允许我在漫长的育儿道路上有丝毫差错,丝毫松懈。我必须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负责。总之,孩子的一辈子都与我息息相关,直到我死的那一天。她人生的幸福与否是评判我这个妈妈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我曾说过,妈妈对我的育儿方式是我最好的反面教材。这话绝对不过分。尽管她们口口声声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我绝对相信,但也绝对无法接受。我坚决不想把自己儿时的不幸福感受带给Maggie,坚决不要在自己的身上看到妈妈育儿的影子。

 

在育儿的路上,我是一个新手。我是个怕困难的人,但又不得不对自己的要求高。我不想随随便便带大一个孩子,更不想像我妈那样奉行“不打不成材”的宗旨使得我们母女两败俱伤。我想做一个真正懂得育儿的好妈妈。我几乎天天在翻看专家的书、天天在揣摩女儿的心、天天在修正自己的育儿瑕疵、天天在修炼自己与女儿的沟通方式。

 

育儿远比我想象当中艰难的多。身体的劳累时其次,心累才是最主要的。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我认为这句话应改为“养不教,母之过”。初为人母前,就算学习了再多的经验,都是纸上谈兵。孩子降临的那一瞬间开始,所有的理论都必须通过摸索才能成为经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一个妈妈生的几个孩子也各有不同。假如第一个孩子教育的不好,仅凭从第一个孩子身上总结的经验教训来教育第二个孩子,这样未必行得通。我不想用赌博的方式在第二个孩子身上弥补第一个孩子的教育缺陷。如果又失败了,那是否考虑再生第三个?

 

如果抱着这种态度生想第二胎的父母们,希望能慎重考虑。第二个孩子的将来也未必能如你所愿。

 

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们大都比较自力更生,大有稳定的住房、工作、收入、劳保。就拿我自己来说,在我的头脑里从来没有多生几个养儿防老的概念,也从来没有希望孩子们能让自己光宗耀祖的想法。那都是古时候、旧社会人们没有固定生活来源、没有生活保障的一种寄托,多生几个能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和老公老了以后,我们自己有劳保、有保险、有存款、有住房就够了,绝对不想成为拖累孩子的包袱,也绝对不想用多生几个来解决自己老来的依靠问题。

 

以前一大家子十个八个人一辈子生活在一起,现在新时代的家庭越来越缩小化了,一般多为三口之家,家中的孩子长大了,单飞了,到别的更大的城市发展,剩下许多留守老人甚至独守老人。孩子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圈子、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压力,不能常回家看看也是正常的。如果说多生几个是为了老来不孤寂,那我估计这种想法有得从新思量了。请问,现在远离老人的年轻父母们,在你们在外这么多年,有多少人能做到常回家看看?我估计多数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老人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独守空房,用电话来解思儿之苦吧。

 

如今独生子女时代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亲生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感觉是怎样的。不要一厢情愿的以为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是孤独的,他们没有机会体验一家多子的生活就不知道什么是孤独。如果是因为怕孩子孤独而给她再生一个,那未必就能如你所愿,反而会令你投入加倍的人力、经历、物力、财力。如果两个孩子一辈子都很要好而且都有出息那是最理想的,当然我们谁都不能保证能这样。如果两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不合,而且长大后生活的不好,那做父母的岂不是遗憾终生?我亲戚家有三姐妹,从小感情深厚,可是人到中年,却因为一套拆迁房而闹的老死不相往来,我想到头来最伤心的莫过于她们的父母。

 

作家龙应台的书中就曾写到她的大儿子多年来都一直嫉妒、憎恨弟弟,认为是弟弟夺走了本应属于他的所有的爱,甚至有害死弟弟的想法(我记忆当中哥哥是想掐死弟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如果我们真的是为孩子是否孤独而考虑,就应该尽量把时间花在陪伴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尽量多带孩子出去玩,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串门、作客,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孤独感。

 

当然也不排除天生就喜爱孩子,能无限量包容孩子优缺点、以生养孩子为乐趣、能坦然面对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父母们。

 

我一直坚信,生第二胎、第三胎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生活的赌注。不要为了赌注而创造幼小的生命。

 

曾经,我一心只为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而毫无杂念的创造了女儿的生命,陪女儿长大是我的责任。学做好妈妈是我一辈子的功课。相信一个好妈妈必定会有一个好孩子。一个家庭有一个好孩子足矣。

 

立秋后的天气就是不一样,早上在树荫下感觉很凉爽,好天气带来好心情。

 

http://s3/bmiddle/63e5257and8ddce842fab&690
http://s16/bmiddle/63e5257an8e2fb2b849c9&690
http://s4/bmiddle/63e5257an8e2fb9d8b58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