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附近角砾状石灰岩的成因

(2020-03-22 20:58:39)
标签:

教育

重庆附近角砾状石灰岩的成因

(自然资源部 钱学溥 88岁)

 

1.  重庆附近及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及嘉陵江横切箱型背斜构造,揭露了三叠系嘉陵江统石灰岩。在嘉陵江统石灰岩层中,有呈层状的角砾状石灰岩,厚度可达2030m。角砾状石灰岩胶结松散,砾石直径最大可达一米。

2.  角砾状石灰岩的成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生角砾状石灰岩,它是泻湖相沉积时,受风浪的影响,形成的角砾状石灰岩。但是嘉陵江统角砾状石灰岩的砾径很大,肯定不是原生的角砾状石灰岩。另一种是断层形成的角砾状石灰岩,但嘉陵江统角砾状石灰岩呈层状,厚度大并且分布的面积也很广,肯定也不是断层形成的角砾状石灰岩。

3.  1956年秋天,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5位教授,应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邀请, 来华考察三峡水库的水文地质问题。当他们来到重庆市嘉陵江观音峡,见到了倾斜的、厚层的角砾状石灰岩的时候,全都目瞪口呆,不知道这种角砾状石灰岩的成因。

4.  1957年,本人根据盆地中部,勘查石油的深钻,在与三叠系嘉陵江统相当角砾岩层的层位,打到了厚层的硬石膏,于是提出四川三叠系角砾状石灰岩成因的“石膏岩溶塌陷说”——到了新生代,地壳上升,石膏层被溶解,地层塌陷形成了角砾状石灰岩(“四川三叠系角砾状石灰岩的成因”,1959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这一学说被广大的地质人员所接受。三叠系角砾状石灰岩层,也被地质队视作寻找钾盐的一种标志层。

 

 

重庆附近角砾状石灰岩的成因        照片   1956年,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5位教授,考察三峡水库水文地质
                                       (请注意:当时将近一半的小学生,没有鞋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