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风云录2》读书笔记
(2012-06-17 18:42: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已读:《value》第6期、《对冲基金风云录2》、《我读3》、《中级财务会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哥伦比亚价值投资讲义下册》(第五遍,也希望是最后一遍阅读)、<私家历史1》。
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令我清醒,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个问题尤其变得清晰——虽然答案是没有的。我是很讨厌策略的,也从不相信市场人士的策略。即使上一期alue杂志,我很尊重的一个五道口师兄,提出在资本开放下股市策略,但我怀疑的很——貌似很严谨的逻辑,难以细细推敲。99%的策略也基本最终都走向失败,而类似程定华和陈李这样的策略,其实是一个产品——只要有人相信,他们就成功了,至于这个策略是否能带来超额收益,是另外一回事。
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股市此一时彼一时,绝不可套用。目前股市这个局面,其实是我的时代,也是价值投资者的时代,尤其是港股,即使不能说是遍地是黄金,但用心去挑捡,收益绝对远远高于他人。但这个不是常态,必定会有小泡沫大泡沫的时候——那个时候价值投资者会极其难受。那时候怎么办?A股那时肯定是人人喜笑颜开,自己却早早空仓——很可能的一种可能性。
当然问题绝不是这么简单。《对冲基金风云录2》里那个衰人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1995年至2000年,美国股市在这段期间,成长持续上涨6年,价值股原地踏步甚至下跌。可怜的那个主人公之一米奇,坚决秉承价值投资,所以95年到96年连续两年失败后只能换一家,依然坚持价值投资,两年后只能再换一家。最后在2000年前夕来到了普利司通公司。此时的米奇更坚信成长股严重高估,而价值股严重低估,但此时米奇经过两次挫败,“改进”了他交易模型——卖空成长股买多价值股。此时恰好是互联网泡沫末期,他们稍微一坚持就迎来的在泡沫破裂时期股市大跌时还取得30%的回报。
然后是连连续三年价值股跑赢成长股,但第四年的时候,反了——成长股跑赢价值股,米奇和乔输了。此时米奇想起了2000年之前那段时间——成长股连续六年跑赢价值股,米奇害怕了,于是他改为买多成长股卖空价值股,结果他错了——市场就是这样,策略有时对有时错,有时持续一年有时持续不可思议的六年——我认为找不到东西能事先挖掘出真相。
当然,最后在2007年,米奇和乔,或者说他们的交易模型,被大大地打败,输得连裤子都没有。
这本书的股市我认为是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应该是比格斯自己周边的人的投射。也许未来我的收益依然如过去那样,我也会把周边的人虚拟成一个主人公写一本诸如《金融街风云录》,让很多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
比格斯借主人公米奇的口说出这样一句投资格言:最伟大的定律,就是回归均值。深表赞同。
比格斯还提及了一本书《美国人的历史》,网上立即搜索了一下,好书耶。
《资治通鉴》读到《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其中柏杨对关羽和诸葛亮的评价,实在是拍案叫绝。
说关羽,根本是除了勇,就是不忠不义,又笨又蠢、不识大体心胸狭窄。说他不忠是说他带给主子是无穷的祸害。明明是盟友孙权和鲁肃,硬被他逼成死对头;吕蒙一封谦卑的信就心花怒放——小人而已;蠢——把看守大本营托付给恨他入骨又被他轻视的两位将领,一边打战一边频频警告这两位——老子回来收拾你,人家ye能不反?当然最蠢的是破坏诸葛亮的隆中对早早就定好的计策。等关羽败战回师的时候走到麦城的时候,仅有十二骑跟随,说明了当时根本就没几个人愿意给关羽卖命!
至于为何被竖成一个忠义的偶像,哈哈。
当然,诸葛亮确实当得起评价,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只能是二流的。相反,诸葛亮才是又忠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