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师的软肋和一个翻倍投资组合

(2010-12-10 01:14:38)
标签:

投资

 

分析师最大的软肋在哪里?就在股价上。

不断上涨的股票,他不敢喊高了高了!他只敢寻找理由喊跟进跟进。市场衡量分析师是否NB的,也只看他跟进是否及时,最早跟进的似乎这个上涨就是他发现推动的,他也不客气地把它纳入自己的胜利品;最后跟进的,经常灰头土脸的;

不断下跌的股票,即使价格跌的已经有足够安全边际了,他还是不敢喊买进买进!他还是只敢去寻找一大堆不买进的理由,他最多只会说再等等再等等。

中国有分析师历史至今,有谁曾见哪一个分析师在市场提供足够安全边际时大声呼唤买进的?我未曾见到也。

分析师的这个软肋,跟基金经理承受短期业绩的压力,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是基金承受短期压力要转嫁到分析师头上,一方面是分析师自己选择了这种研究方法,或者说,选择了一种如何在这个职业中混出名堂的方法。

放眼当今股市(哈哈,放眼!),值得需要多看两眼的也就银行和地产了。我认为按上中下,有三种投资策略:

下等策略——最保守,打新股,一年12%的收益率,不会偏离太多,完全无风险;

中等策略——略微积极,全仓银行股,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40%30%30%的比重;准备持有三年,年收益率为复利15%以上(前提是定价保持不变,如果市盈率提高到12-15倍,则收益超过30%);

上等策略——我最为推崇!全仓地产股,华业地产+万科+保利,仍是40%30%30%的比重,收益率:明年运气不差的话,翻倍!

有人说,地产形势怎样怎样调控怎样,别跟我扯这个,这个我一点也不关注,全仓地产股,是因为它提供了足够多的安全边际,我认为华业起码低估50%以上。

没有一个投资品,可以以任何价格买入,也没有一个投资品,不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买入。看好地产股,是看好地产股的价格——实在低的惊人,现在就是地产股的世纪大底部——它完全没有反应08年以来地价的翻几倍增长,还下跌了。

人弃我取,耐心等待。不利的是似乎没啥催化剂;有利的是,也许它明天就开始翻身,毕竟连续它已经跌了17个月了。

钱就在那里,我走了过去,把钱捡了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