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和学习 |
每次出差总是带好多书,这次也不列外。去阳澄湖吃大闸蟹竟然带了五本书,似乎是一个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准备读书的书虫。其实狗屁。
能完成《吕著三国史话》的阅读是由于这本书确实吸引了我。翻开头两节就被吸引了,在上海下了飞机就看完了一半。
喜欢看历史,并非能从历史中吸取什么营养之类的,我不太相信以史为鉴历史能让人变聪明之类的论断,倒不是如果如此那历史学家就是最聪明的人
之类的推理。读历史更多的是带给我娱乐,90%跟玩游戏没有太多的区别,也许有10%的收获,或者潜移默化或者有点感悟当时未知事后有点收益或不可知,但
仅凭几个历史故事给人启发,甚至照此长一智,对我是不可能。
这就好像股市,似乎此次大跌,很多人长了智慧,我是绝不相信的,未来99%的人该犯同样的错误下次照犯不误,如果不能深刻地反思。
美国股市历史也一百年了,还不是照样!
但我相信深刻反思的那些人,有大智慧的那些人,是能够从这轮牛熊转换中获取些许教训的,如果能不断地学习的话,加以剖析的话。
历史不会重复,更不会简单地重复。
举一例:此次股市大跌,似乎与宏观经济的下行配合的非常吻合,去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增长到达顶点后开始走向下坡路,股市也恰好那时掉头下行。
99%的人收获的经验是:如果宏观经济不行了,股市也就完蛋了,下次股市要大涨,一定要宏观经济的配合!
我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跟我这么说,这次吃了没有关注宏观的亏。
我对此嗤之以鼻。这样的经验不要也罢。从来就没有见到经济学家炒股很出色的。
说不定未来股市的演化是:经济仍然在低位,但股市却起来了。
那时候99%的人收获的经验应该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嘛。
能完成《吕著三国史话》的阅读是由于这本书确实吸引了我。翻开头两节就被吸引了,在上海下了飞机就看完了一半。
喜欢看历史,并非能从历史中吸取什么营养之类的,我不太相信以史为鉴历史能让人变聪明之类的论断,倒不是如果如此那历史学家就是最聪明的人
之类的推理。读历史更多的是带给我娱乐,90%跟玩游戏没有太多的区别,也许有10%的收获,或者潜移默化或者有点感悟当时未知事后有点收益或不可知,但
仅凭几个历史故事给人启发,甚至照此长一智,对我是不可能。
这就好像股市,似乎此次大跌,很多人长了智慧,我是绝不相信的,未来99%的人该犯同样的错误下次照犯不误,如果不能深刻地反思。
美国股市历史也一百年了,还不是照样!
但我相信深刻反思的那些人,有大智慧的那些人,是能够从这轮牛熊转换中获取些许教训的,如果能不断地学习的话,加以剖析的话。
历史不会重复,更不会简单地重复。
举一例:此次股市大跌,似乎与宏观经济的下行配合的非常吻合,去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增长到达顶点后开始走向下坡路,股市也恰好那时掉头下行。
99%的人收获的经验是:如果宏观经济不行了,股市也就完蛋了,下次股市要大涨,一定要宏观经济的配合!
我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跟我这么说,这次吃了没有关注宏观的亏。
我对此嗤之以鼻。这样的经验不要也罢。从来就没有见到经济学家炒股很出色的。
说不定未来股市的演化是:经济仍然在低位,但股市却起来了。
那时候99%的人收获的经验应该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嘛。
《吕著三国史话》开篇就谈到了我心坎上:从前论史的人,多说史事是前车之鉴......其实似是而非。
我们何尝不是每时每刻用旧有的经验来对付新出来的事物,结果呢?还不是常犯错误。
史事是前车之鉴,我的观点,极难借鉴!事既不相同,想借鉴自然很难。
我们何尝不是每时每刻用旧有的经验来对付新出来的事物,结果呢?还不是常犯错误。
史事是前车之鉴,我的观点,极难借鉴!事既不相同,想借鉴自然很难。
全书基本都是矫正社会上或者历史的谬误之处,对熟读《三国演义》的我,实在是精彩。
有些实在是精彩,尤其是吕的独家观点。举几例:
宦官:汉代前并非太监。宦者汉代以前实乃机关衙门真正做具体事务的人。
赤壁之战:真相其实很简单,但孙权为何要战?迷!为何是一个迷。绝不是鲁肃所说的:臣可以降操,而大王不能降。恰恰相反!
为何?第一,如果早降,那天下早一统,国家之幸福;第二,孙权后来全家死光光,就是因为他不降!如果赤壁之战时投降了,也许孙家还能留一脉到现在!不降,哼,早晚被灭光!
孙权当时不降到底是否英明之举就明白着了。
读到这样的分析,拍案叫绝!
还有对曹操“拖为汉相,实为汉贼”的精辟分析。我们都知道曹操实乃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绝不是三国所说的奸雄,或者说乱世之枭雄,吕大师分析的很精辟。
而且吕大师对司马懿家族的鄙视呀,狡诈凶横!
有些实在是精彩,尤其是吕的独家观点。举几例:
宦官:汉代前并非太监。宦者汉代以前实乃机关衙门真正做具体事务的人。
赤壁之战:真相其实很简单,但孙权为何要战?迷!为何是一个迷。绝不是鲁肃所说的:臣可以降操,而大王不能降。恰恰相反!
为何?第一,如果早降,那天下早一统,国家之幸福;第二,孙权后来全家死光光,就是因为他不降!如果赤壁之战时投降了,也许孙家还能留一脉到现在!不降,哼,早晚被灭光!
孙权当时不降到底是否英明之举就明白着了。
读到这样的分析,拍案叫绝!
还有对曹操“拖为汉相,实为汉贼”的精辟分析。我们都知道曹操实乃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绝不是三国所说的奸雄,或者说乱世之枭雄,吕大师分析的很精辟。
而且吕大师对司马懿家族的鄙视呀,狡诈凶横!
内急如厕,随手拿起《读书》第11期,一篇纪念黄永年的文章赫然在目,黄是吕的学生,黄已经90高龄仙逝一年了,唉,人生苦短啊
![]() |
![]() |
前一篇:《股市稳赚读书笔记
后一篇:《投资者文摘33》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