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2024-10-30 12:45:38)
标签:

转载

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实业家、慈善家郑观应的故居,并且在这里创作了不朽著作《盛世危言》。大屋是其父亲郑文瑞所建,修建的年份可以追溯至1869年,是澳门唯一的荣禄大夫第。整个建筑建筑占地约4000平方米,纵深达120多米,是实实在在的大家族的宅邸,也是澳门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代表。大屋既有着岭南特色,也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大屋主房区主要由两座四合院式的建筑组成,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

1950年,郑家大屋被分租出去,形成“七十二家房客”之相,在这个院落中居住的人多达300余口,郑家大屋被搞的面目全非,室内家具陈设丢失殆尽。澳门回归之后,政府终于成功的用“以地易地”的方式收回房屋产权,又以“以旧修旧”的方式加以整修,室内陈设是友人资助相送。2010年对外开放。

郑家大屋模型(白色屋顶部分)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郑家大屋位于妈阁街侧,是一个院落式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依序布置了大门建筑、仆人房区建筑及主门楼后的两座并列的合院式建筑。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北方向的龙头左巷,为一两层高之宅门建筑,建筑长13米,深7.9米。它与主建筑群分离,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退缩,上层开有窗户、下层为入口大门,檐壁上有中式绘画,为典型传统中式风格。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跨入门槛,门楼右墙设有“旺相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天花板是西式石膏图案装饰。下石阶,风水学上这叫“聚财”。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门楼墙身中部的灰塑,它由多个不同故事和题材的灰塑组成,包括“鲤跃龙门”、“封侯”、“富贵吉祥”及“年年有余”等。整幅灰塑长约15米,可以说是一幅立体的画卷。门楼一楼外墙上还有一副灰塑对联及琉璃通花漏窗:上联为“驻马客欣榕荫古”,下联为“步蟾人赏桂香浓”,横批“留月”。由此可见,前院昔日可能植有桂花树,但後期被改植桃树一棵。而“留月”似乎在说正对前方的圆形“月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门楼后的小院。有一个月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过月门,回望照壁。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过月门后是一条长长的廊道,叫轿道。轿道一侧是花园的围墙,另一侧是仆人居住的地方,现在是展览室,这里有影像介绍和图片展览。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详述着郑家大屋的前身今世,详述着大屋在澳门政府近年取得业权前的破败、及后又是如何得到修缮。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影视间。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右转去大花园。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大花园尽头。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月门上匾额:“祥光”。周围有琴棋书画主题的灰塑。两侧有灰塑的楹联:“现阴阳而合×,借楼阁以撑天。”,其中“×”缺失。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月门后面的走廊。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文昌厅,那是郑家族人读书赋词的地方,现在是展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轿道与内院之间有个过厅。匾额:“荣第”。1887年,中国北方发生“丁戊奇荒”,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惨不忍赌。郑观应与其父郑文瑞作为当地银行买办,家资丰裕,号召力强,他们为赈灾不遗余力,先后募银14万余两。清廷主政者李鸿章等为表感谢,奏请朝廷批准,封赐荣禄大夫。郑家大屋的荣禄第由此而来。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过厅内匾额:“崇德厚施”。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前院是主人们居住地方,从外到里依次是内院、余庆堂和积善堂,每栋都是两层的四合院结构。栋与栋之间,外观连成一体,内里自有小巷分隔;楼上楼下又有门巷相通,站在一头望去,很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第一个门洞通向内院。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此规整的四方形内院由一条L形回廊及两座房屋的外墙合围而成,虚实相衬,饶有韵味。回廊为两层高,下层开敞,设中式月门及葫芦窗洞,柱子则具有西式柱帽及柱础。上层设有连续的排窗,分两层,其下为支摘式木百叶窗,其上则为固定的贝壳窗。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楼上俯拍。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回廊上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回廊上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通往余庆堂前厅的回廊。左侧是内院。右侧是前院。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回廊下层布置非常温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第二间是郑家主屋“余庆堂”,二进三间,其设计最为宽敞、装饰最为豪华和古色古香。入口是传统的广东式凹门斗做法:檐下墙壁有彩绘;门口设有“三件头”门组,(即矮门,亦称吊脚门)、趟拢门及板门。门口挂有“通奉第”牌匾,两侧对联分别是“前临镜海”和“後枕莲峰”,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大屋选址时背山面海的环境格局和景观意象。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檐下墙壁的灰塑。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一楼前厅,设活动门扇,可应功能需要开闭,灵活处理门扇和挂落曾作贴金箔装饰。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余庆堂只有前、后厅,两厅之间是一个天井。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天井上方有封闭的采光窗。除了能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当下雨的时候水落在天井也有聚财的意思。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后厅不设门扇,直接向天井敞开。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从后厅向前厅看。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左侧是卧室,里面的木雕大床。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穿
过一楼大厅拾级而上就能来到二楼主厅,这一楼能看到修复后的大宅,木材上还透着油亮的光泽,有年代感。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楼梯口。楹联:“惜金惜衣不独惜财还惜福,求名求利必须求己免求人”。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客厅余庆堂,与其他中式民建不同的是它设在二楼。大厅采用抬梁式木架与两侧承重山墙的混合结构构筑,因而空间宽敞。於二楼采用梁架结构的做法在本地以至广东一带都是罕见的。楼板为满铺木梁结构,面铺两层黏土大阶砖,也是本澳少见。此厅为余庆堂的主厅,厅内四条木柱上挂有楹联,分别书写郑家的处世训言;横梁上则挂有“余庆”牌匾。“余庆”乃郑观应之父郑文瑞之堂号,说明此屋为郑家的主屋。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厅另一方向。开设宽大的落地窗户,昔日可尽揽内港风光。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通过主厅后面的蚌壳窗看对面的后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窗户四周有回廊。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后厅内有一幅由12扇屏风组成的折线寿屏,其雕刻工艺在郑家大屋现存木雕装饰中最为讲究、精美。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书房,《盛世危言》出自这间房。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证中国应该如何治理。光绪皇帝看后下旨印2000册,分发给各省要员。郑观应提出:“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盛世危言》一书当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受郑观应和《盛世危言》影响的著名人士其中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朝内院的窗户。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这间房有台缝纫机。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二楼看第二间与第三间之间。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第二间与第三间之间。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走进去。一线天的感觉!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第三间积善堂,为郑观应之弟所建,建筑格局和余庆堂类似,都是二进三间,但装饰较少。门额无。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前、后厅及天井。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天井。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从后厅看前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卧室。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楼梯。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二楼前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对面的后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后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后门楼。匾额:“日月光华”,楹联:“四壁山环水绕,一帘月影花香”。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亚婆井前地。传说古时,有位善心婆婆在这里筑池存贮山上流下来的山泉给附近居民用,人们为感念亚婆的善举将水池称为亚婆井。官方的解释,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也就是说,这里以前有很多山泉故得名。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亚婆井前地内的两株百年老榕树得以保留。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亚婆井前地周围的建筑主要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筑和具有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的公寓式住宅。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葡萄牙民居式建筑主要分佈在龙头里上,顺山势而建,建筑较为低矮;白色的外牆,衬托绿色的百叶窗,加上红瓦坡屋顶,明显地带有南欧风韵。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澳门印发一组世界遗产的邮票,其中一枚就是“亚婆井前地”,画面中有好温情的亚婆与狗。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在亚婆井前地方有一条小路,从此上,可以通往主教山小堂,不过去程为斜坡上坡路段,走路较为吃力,如要前往要有心理准备,主教山小堂由此进入来回大约需1小时左右行程。主教山小堂不属于世界遗产,另文介绍。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老楞佐教堂。创建於16世纪中叶,是中国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教堂後来几经重建,目前的规模形成於1846年。华人称之为“风信堂”,又以粤语谐音称为“风顺堂”,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上台阶。石墙上书写:“圣老楞佐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老楞佐教堂为一层建筑,入口部分有夹层,钟楼为三层。立面上的山花总高约18 米,两个钟楼高约21 米,对称布置,中间山花层叠,因入口之上唱诗席屋顶低於教堂中厅,教堂外观的特徵是在欧洲古典式的基础上带有巴洛克风格。外墙以黄色粉刷。屋顶为坡屋顶,瓦屋面。主体为砖结构,夹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中间山花层叠。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教堂大门前是花园,有一对可爱的天使,还有小亭子。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天使。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天使。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教堂的小亭子。里面供奉的圣母。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教堂东侧。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浮雕《最后的晚餐》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石雕《圣殇》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进入教堂大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教堂里面平面是拉丁十字,中间是跨度为15米的中厅,无柱廊阻隔,覆盖木制拱顶,从天花板之上垂下数个华丽的枝型大吊灯,室内装饰充满东方色彩,古雅逸趣。蓝色的顶棚、黄色的墙面、彩色玻璃窗既有描绘圣经题材的复杂图案,又有简洁明快的现代造型,色彩对比鲜明,给教堂增加了亮点。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教堂祭坛内供奉着圣老楞佐的神像,穿着绚丽的衣袍,一手持圣经,一手拿法杖,庄严肃穆。在经常航海的葡国人心目中,圣老楞佐是庇佑平安、赐予风信之神。主祭坛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以密集的壁柱做装饰。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老楞佐的神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前的圣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墙面以壁柱划分,以檐部贯通。拱顶与墙面交界处设置圆形洞口,起到自然采光和通风的作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与澳门其他教堂一样,两旁设置多个小祭坛供奉天主教圣徒。端部的主祭坛和两臂的小礼拜室都是半圆形的空间,覆盖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筒拱。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墙壁上有许多关于《圣经》的木刻浮雕。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彩绘玻璃窗。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左侧。圣母。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右侧,圣父子。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左侧的小礼拜室。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右侧的小礼拜室。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母子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右侧供奉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左侧供奉圣犹达宗徒圣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犹达宗徒圣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著名的建筑物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圣若瑟修院、何东图书馆等。

圣若瑟修院和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和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再加上由碎石铺成的波浪图案路面,散发浓郁的欧陆情调,置身其中,让人感到无尽的悠闲舒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太阳花图案。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若瑟修院圣堂。由耶稣会会士于1728年创办,与修院毗连的圣堂则于1758年落成。圣若瑟圣堂连同已坍塌的圣保禄教堂是中国罕见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若瑟修院是一间专门培训进入中国传教的修士,而圣保禄教堂则是培训传教士到日本传教的,由于圣若瑟修院成立的时间较圣保禄教堂为晚,故华人称圣保禄教堂为「大三巴」,称圣若瑟修院为「三巴仔」。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若瑟圣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堂的长度为22 米,而它的寛度则为13 米。堂内布局则采用希腊十字形。正中是主祭台,两旁是副祭台。圣若瑟圣堂属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S形的柱是巴洛克式的标志,而圣堂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柱,巴洛克式的建筑除运用S形的柱外,还会用丰富的雕刻以及金、黄二色的配搭使建筑物有一种金碧辉煌之感。堂内的所有柱均采用古希腊时代的设计,尽显古典味道。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供奉圣若瑟像。堂内存有第一位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圣方济各. 沙勿略的前臂骨,供教徒瞻仰。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左侧有一块巨石。下面不知何物?传说中第一位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圣方济各. 沙勿略的前臂骨?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左侧祭坛则供奉圣母。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右侧祭坛则供奉耶稣。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该圣堂主堂由四个帆拱顶起的一个直径12.5米,顶部高度为19米的穹顶,正中是耶稣会的标记,开有两环各16个窗户,它的作用除了装饰和减轻圆顶的重量外,还可使光线透进圣堂,增添圣堂神圣的感觉。在色调方面,正中的标记以金色为主,外围的花纹是黄色,其余的部分全是白色,加上阳光的射入,使人觉得耶稣会正如太阳般庇佑着整个圣堂。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管风琴和S形的柱。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附近还有一座圣若瑟修院,浅绿色的外墙非常小清新。这里培养了许多神职人员,被誉为天主教的“少林寺”。但是不开放。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于1591年创建。是澳门历史上第一座用英语布道的教堂,教堂最初的建筑非常简陋,教士们便用蒲葵叶覆盖屋顶来遮挡风雨;每当大风吹来,蒲葵叶便随风飞扬,华人远远望去,觉得这情景像龙须竖起,就称教堂作"龙须庙",后又以粤音转称"龙嵩庙"。教堂于1874年重修后,形成现存规模。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坐北朝南,后部有钟楼。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圣奥斯定教堂为坡顶、瓦面、木屋架,主体为砖木结构。正面墙壁分为两层,总高约17米。外墙粉刷成黄色,显得简朴素净,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式装饰,有许多卷涡形装饰和白色线脚。顶部有三角形山花,中间的神龛供奉圣母像。圣奥斯定教堂入口处是两个古希腊式花岗岩石柱分立大门两侧。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中间的神龛供奉圣母像。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里面的夹层是唱诗席,内部由两排柱子将空间一分为三:一个宽7 米的中厅和两个宽4 米的侧廊,长度均为30 米。两侧廊为木拱吊顶,中厅则为平吊顶,瓷砖地面。其中一个廊柱旁有一个八角形的木制讲坛。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主祭坛宽阔而深远(长20米,宽11米,高12米),供奉“苦难耶稣像”,祭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为巴洛克风格,表面饰水磨石,地板铺设马赛克。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侧廊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左侧廊小祭坛。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左侧廊小祭坛。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右侧廊小祭坛。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右侧廊小祭坛。

[转载](1165)澳门历史城区-郑家大院、圣老楞佐教堂和圣奥斯定教堂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