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居风水吉凶判断法则之庭院与绿化

(2013-01-20 13:13:19)
标签:

徐丙昕

实用风水旨要

家居风水

杂谈

分类: 实用风水

早晨即起,洒扫庭除,一家院落的洁静也喻示着这家的生旺之气,利人利财。那么庭院的设施同样也是有吉凶的,要注意哪些事项呢?第一,庭院中不宜大树密布遮住庭院,这样会挡住阳光阳气的进入,久之会主阴主湿。所以,庭院中不宜栽种高大浓密的植物,比如榕树,也不宜栽种有气味的树种,比如臭椿。在中国文化中,在屋后种榆,屋前种槐,则喻示吉利,因“榆”谐“余”,年年有余。种“槐”通“怀”,喻示后继有人。第二,不可引河水到庭院中,或河水流贯庭院,皆主大凶,不安全。第三,庭院不宜铺满小石块或石板,会使阴寒之气转旺,不吉。若用装饰石,忌用动物或人形或不雅的奇形怪状的石头。更不可砌成“品”字形,古歌云“品岩嵯峨似净瓶,家出素衣僧伽人。”不管室外室内堆积石头,皆生阴象,不利健康。故现代装修也不应用太多大理石,会增加阴寒之气,不利于健康。

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质量就会好,因为富含负离子,人体氧化衰老就是因为人体中的正离子的增多,所以负离子是有益于人们的健康的。绿化面积越多空气质量就会越好了,因此,绿化面积的多少也成了楼盘的一个卖点了。那么从风水学角度来看,绿化植物的设施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古人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竹林一片属吉宅,竹是常绿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特别的功效。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竹为四君子之一,是有气节的代表,人格的高尚。住宅小区与庭院对树种的选择也很重要,在上面的章节中已经讲过。这里要讲一下住宅内部不宜使用杜鹃或针状叶之盆景;入门两边不可安置高大刑的盆景植物,这种布置令人有压抑感不舒服。大门前不可有树挡门,病灾心胸痛难免。

除此之外,下面几种情况都为凶相:一、枯朽老树在门前,主损老翁及贫贱,家运衰败。二、前有大树露出根者,不问神煞,主疯痨气病残疾。三、树根不可伸入屋内,盗气,引蛇而至,树心空主心病,树枝烂主手足疮。

古人更重视树木对住宅之吉凶影响,特摘录以供参考:

凡树木弯抱清闲享福,门前桃杏贪花恋酒,门对垂杨披发悬梁,独树当门寡妇孤孙,排株向门荫庇后昆(昆,指后来者,即儿孙),门前突株掏摸穿窬(出盗贼),门对林中灾病多凶(阴气重之故也),门对双树畜伤人病,大树当门六畜不存,斜枝向门哭泣丧魂,高树般齐早步青云,高树戌方火烧目盲,树下肿根聋盲病昏,竹木回环家足衣禄,左树右无吉少凶多,右树红花娇媚倾家,左树重抱财禄长保,树屈驼背丁财具退,枯树当前火灾伤人,树枝藤缠悬梁翻船,绿树宽隈(山水弯曲之地为隈)长房发财,树损下面足病连绵,屋顶枯树必出寡妇,大树压门无女少男,果树披左杂病痰火,园植大椿家业不振,树头向外必遭徒罪,树头垂水必招人溺,两树夹屋定丧骨肉,树似伏牛孀居病多,左树三五夫妇相克,蕉树当前寡妇堪怜,门前有槐荣贵发财,旁树转弯财禄清闲,后树重叠发财发秀,四围树齐田偏东西,左树弯转富贵功名,左树重障财禄兴旺,前有死树失财倒路,右树白花子孙落。


 

本文节选自作者徐丙昕2011年12月出版的家居精粹:实用风水学旨要一书,更多徐丙昕文章请访问徐丙昕易学网:www.xbxyx.com

欢迎各位易友关注我的博客,并加为好友,多多探讨,共同进步!我的QQ:70139245

更多徐丙昕相关信息请点击:
1、徐丙昕易学网;    2、徐丙昕腾讯微博     3、徐丙昕新浪博客    4、徐丙昕新浪微博  

徐丙昕部分著作:点击图书图片即可查看该书详情

http://s13/small/63d325acxc9f0fdcb697c&690             http://s2/small/63d325acxc9f0fdd79a31&690            http://s7/small/63d325acxc9f0fdd3cd76&690 

《心易圭旨》/徐丙昕             《四柱学教程》/徐丙昕           《金口诀教程》/徐丙昕


               http://s3/small/63d325acxc9f0fdd3a0f2&690               http://s11/small/63d325acx7a98195ff6aa&690
                  《实用风水旨要》/徐丙昕            《姓名学简说》/徐丙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