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诠》古版《耕寸集》精解之12:论十干配合性情(二)
(2020-07-03 08:22:03)
标签:
干支哲学耕寸集命理学子平真诠子平真诠精解 |
分类: 子平论命笔记 |
第四章
【原文】其性情何也?盖既有配合,必有向背。如甲用辛官,透丙作合,而官非其官。甲用癸印,透戊作合,而印非其印。甲用己财,己与别位之甲作合,而财非其财。如年己月甲,年上之财,被月合去,而日主之甲己无分(沈本为“甲乙无分”)。年甲月己,月上之财,被年合去,而日主之甲己不与是也(沈本为“甲乙不与是也”)。甲用丙食透辛作合(沈本为“与辛作合”),而食非其食(沈本为“而非其食”),此四喜神因合而无用者也。
相也精解:本节讲十干合化的无情之合,对用神起不好的作用,即讲一个“背”字。官、印、财、食“四喜神”被他干合去,有用而变无用,则官非其官,印非其印,财非其财,食非其食。人命遇此,还真背的碜牙。沈本中把《耕寸集》之“甲己”二字,错成“甲乙”,害了人百余年。
这里讨论的十干合化后的“性情”问题,不是化气五行的性情,而是“相合”的性情问题。如甲己合化土,讨论的不是化气土,而是“甲己合”本身。十干既能相合,必然就会产生“向与背”的问题。何为向?向者有情也,我欲求他而他来亲我则为向,为因合而有用也。何为背?背者无情也,我欲求他而他反离我而去则为背,为因合而无用也。换句话说,格之所喜者因合而去则为“背”;格之所喜者因合而来则为“向”。格之所忌者因合而去反为“向”;格之所忌者因合而来反为“背”。四吉神因合而无用者,有四种情况。
1.官星被合,官非其官。合阳日干之官者,食神也。如“甲用辛官,透丙作合,而官非其官”。合阴日干之官者,比肩也。如“乙用庚官,透乙作合,而官非其官。”故阳日干为“食官两失”,阴日干为“官被比争”。《真诠》没举阴干的例子,只以阳干为例说明。如甲木以辛金正官为用,但八字又透出一个丙火食神,合走了辛官(合在先)。丙火又好比是辛金的夫星,辛官就背甲向丙而去了。辛金正官失用,无贵无官,这就是“背”。故云“官非其官”,“合官不贵”。但是,“不用官星尽可弃”。象这种“官非其官”的官,不如弃尽,反能发贵,弃不尽则有官灾也。
如解经邦:辛未
解经邦,字嵩磐,陕西韩城人。明隆庆五年九月初五日巳时(1571.09.23)生。万历廿三年(1595)进士,官至巡抚、兵部侍郎。甲用辛官,而透丁火,伤官克官,亦“官非其官”。若格成伤官弃官格,弃尽官星,倒也大格,但月令酉官合巳,弃不尽官星,则为官不久,时有弃官保命之心。乙未运,丁伤落根,乙生丁而弃官,格成伤官弃官,利仕途。乙未年,岁运并临,丁火盛而弃官,未穿子而制印,高中进士。午未南方火运,火炼秋金,入朝为官,仕途顺遂。壬辰运,壬水合丁,印伤两碍,不弃官星;辰子亦合,财星累印,又不能够成官印相生格,弃官不尽,反有丢官之患。乙丑年,巳酉丑三合金局,官多变煞,丑未冲旺财星,又合子水,财星坏印,明熹宗三任兵部右侍郎而不受,结果被熹宗“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如陈熙昌:辛未
陈熙昌,广东南海人。与解经邦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人,四同命。万历二十五年(1597)进士出身。东林党陈大夫。天启元年(1621),陈熙昌与子陈子壮,上疏反对宦官专政,被魏忠贤诬陷,父子二人均同日被罢官,削籍为民。崇祯初年,魏党败,陈氏父子复官。陈熙昌迁吏科给事中,陈子壮官左春坊左谕德。不久,陈熙昌去世,陈子壮在家守孝,后官至礼部尚书。陈熙昌与解经帮为四同命。谢生陕西,陈降南海。两人同为进士,唯一区别是,中进士时,谢比陈早考了一届。两人命运亦基本相同,陈在50岁时反对魏忠贤阉党擅政中,遭魏诬陷,“被罢官职,削籍为民”。而谢在55岁辽东战事中,怕狼怕虎,力辞重任,硬丢官,不丢命。结果被熹宗“革职为民,永不叙用。”结果是,为朝出力的陈,只是“削籍为民”,后又恢复吏科给事中;而在战事中退缩不前的谢,则是“永不叙用”,安然闲家。有相同的八字,就有大致相同的命运轨迹。命理之道,诚不欺人也。
如万镗:乙巳
万镗,字仕鸣,江西进贤人。明成化廿一年十月廿七日(1485.12.03)生。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南京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每事委曲顺嵩。万镗尚书生时不确定,《三命通会》同时又云“壬申时”。相也认为己巳时可信度高。此造正符合“甲用癸印,透戊作合,印非其印。”月柱戊子,财星盖头,合坏了印星。好在戊土通根两巳而强旺,弃印有力,子巳暗合,格成弃印就财,弃印得印,故文采佳。巳中暗藏庚煞,有丙火制之,故文武双全。缺陷乃日元甲木坐辰土,辰子又合,弃不尽印星,难免遇事缺乏主见,过于委曲求全。丙戌运,辰戌冲旺财星坏印,去尽印星。21岁乙丑高中进士,入朝为官,授刑部主事。西方金运,官煞化财生印,格局又变印绶化煞格,官升南京右都御史。癸未运,未穿子,本能弃尽印星,但印星透清,反遭财坏,被人排挤,罢黜为民。万镗一生三灾一臭。三灾是:一是正德年间因司署发生火灾,被下狱。这次灾很短,下狱后就被人赎出来了。二是因彗星事进言,而招世宗大怒,斥为民,令吏部锢勿用。这次难长,在家居了十年,屡次授荐均不予准。三是晚年被赵文华恩将仇报,告世宗,黜为民。一臭:是德性臭,无骨气,虽身居高位,但无正气,委曲顺从于严嵩,令人瞧不起。这又都是“透戊作合,印非其印”留下的先天之病。
当然,八字出现这种“两甲一己”的情况时,一定要分清组合的位置,不能一见两甲一己,就不分青红皂白,说你老婆跟人有一腿,给你戴了绿帽子,弄不好,是要挨打的。比如“己甲甲(乙)”组合,年干己财,被月干甲木合去,这个财就属于别人了,日干甲乙是争不过月干甲木的,此财就属别人之财,被人夺之妻,就无法享受此财了。再比如“甲己甲(乙)”组合,月干己财,被年干甲木先合去,而日主就无法得到此财了。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财非其财”的组合。唯有财星己土在时干,而年月再有比劫,则不怕,甲己紧贴,甲己先合,年月之甲乙是争不过日元甲木的。
这个例子中,牵扯到了合的顺序与强弱问题。“己甲甲”时,年上之财,被月合去,好理解,月甲隔在年日之间,有先合权。但“甲己甲”这个组合,月上之财与日元甲木也贤贴,居然也被年甲合走,而日甲就连争合的机会都没有,一般人就会想不通。若明白了合的顺序问题,就会想通了。这顺序就是年先月后,月先时后,先见先得,只要合在一块就分不开了,日干就没份了。但是,凡紧贴之合中,日主有优先权,通常以日元合来论。若年干甲木坐根,强度胜过日元,那己土就会被年干甲木合去。可见相合,是讲究顺序的,讲究优先权的,是分先来后到与强弱的。
如李纲:癸亥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江苏无锡人。生:宋神宗元丰六年润六月初十日子时(1083.08.02)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南宋四名臣”之一。此造“甲用己财”,而时上甲木又争合己土,导致“财非其财”。但是,此造癸水透干,支有申子之合,印星强旺,支又亥卯合木,不用财星尽可夺,格成弃财就印,以印化煞生身,故能文能武。年月癸己紧贴,有财星坏印之患,妙甲己合,解除了财星坏印之患,反为美事。一生劳心劳力,为国操碎心之命也。丁巳运,与年柱癸亥天克地冲,印星受伤,不利科举。辰运30岁壬辰(1112)年,申子辰三合印局,壬印透干发用,中进士,入朝为官。乙卯运,甲寅运,弃财彻底,克敌至胜,奋发有为。44岁丁未,丁通木土之关,化木生己,则己克癸矣,未又穿子,财星坏印,故遭小人弹劾,高宗(赵构)任李纲为相,但上任仅77天,就遭罢相,罢观文殿大学士,仅留提举洞霄宫之职。罢免他的理由竟然是:“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45岁戊申,岁运天克地冲,禄马不得不动,戊土合癸,财星坏印,朝廷再贬其移往澧州(今湖南常德)。46岁己酉,己土克癸,印星受累,又被贬,谪万安军(海南岛)。直到49岁壬子,印星合煞生身,不冲寅禄,才被复起。癸丑运,与月柱己未天克地冲,提纲倒地,丑子又合,印被坏也,寿不久也。50岁癸丑,岁运并临,冲倒提纲,财星坏印,祸不单行。是年,刚起复不久,又被罢官。57岁己未,与提纲伏呤,兑现冲提之灾,岁运命丑未相冲,财星犯旺,生煞坏印,大凶,正义难斗邪恶。是年宋金议和,李纲忧愤成疾。58岁病逝。李纲一生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表章奏札,议论剀切,朱熹称为“正大明白”。他能诗能词,诗风烈烈,词风豪放。在缅怀屈原﹑贾谊﹑杜甫的“忠义”风烈中,寄寓爱国情怀。《病牛》“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等句,表达了宏大抱负。就因甲合己,财非其财,反不坏印也。所以,《子平真诠》说“财非其财”,不一定就凶,要看财在作什么功?财星坏印,财非其财,反为美事。
或问,李刚例中,日柱甲申,与己财紧贴,即便有时干之甲争合,也是日元甲己先合,因何被时干之甲合去了?盖,日柱甲申,自坐煞,时柱甲子,自坐印,时比日旺,强旺者先得,故被时干之甲合去也。当然,日元之甲亦合,都是合财救印。所以,命主一生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子平真诠》首次提出“官财印食”为“四喜神”,后面还将提出“煞伤袅刃”为“四凶神”。因为官为名誉地位,财为钱财物资,印是房宅文章,食为饮食福禄,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东西,故为四吉神。而煞则攻身,伤则欺官,袅则夺食,刃则劫财,均为伤人害命之物,属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故为四凶神。这是子平命学的重大贡献。十神的吉凶一分,先天秉性一清,理命的提纲与思路,一下就清爽了。一般情况下,四吉神宜护不宜克,而四凶神尽可被克去合去。除了特殊情况下,吉神太多,或官煞混杂,吉不为吉时,可以清去。这就是格局论命的着眼点,出发点,而不是一见八字,就纠缠于旺衰,旺来旺去,衰来衰去,还不知所以然。
另外,分析向背问题时,天干十神的位置与根源绝不能忽视。比如同是甲用辛官,透丙作合的,辛与丙所透的位置则是关键之一,辛与丙的根源则是关键之二。假设:年癸月辛日甲时丙,甲木欲得辛官,丙透合之,是将辛官合来为我所得,年癸远丙而不能困之,如此就不能说是“官非其官”。若只是单纯地论辛丙作合则以“官非其官”论,必然常出错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