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二]:坤卦的人生之道
(2015-03-27 06:44:06)
标签:
佛学古典哲学文化易经子平命理 |
分类: 易经国学研究 |
坤卦的人生之道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牝马的优秀品质
“元亨利贞”是《乾卦》“四德”,是圣贤给人类命运专门设计的一张宏伟蓝图,或者叫人生的最美风景。《坤卦》就是专门践行“元亨利贞”,实现这幅蓝图的行动。乾卦讲天道,讲“天行”,坤卦讲地道,讲“地势”。乾卦负责设计,坤卦负责实施。乾卦是一张蓝图,坤卦是行动纲领。所以,乾卦举的是精神大旗,人只要遵循天道规律,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应该达到“元亨利贞”的境界。坤卦举的是实践的大旗,讲如何跟随乾卦,才能实现“元亨利贞”四德的问题。乾卦是天理,坤卦是形势。天道圆滑,日月星辰,无阻无碍,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但地球不一样,有山川,有河流,有地震,有风暴,有现实,有险阻。所以,乾卦卦辞简单,如蓝图,简单明了,就“元亨利贞”四个字。而坤卦就有了现实形势的制约,你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达到一定的要求,冲破艰难险阻,才能实现乾卦设计的目标,并与乾卦高度融合,回归一体。天道与地道结合,天理与地势合一,才能创造生生不息的发展力道,实现人生最美风景。
所以,坤卦卦辞是:“元,亨,利牝马贞”。在乾卦辞中又加了“牝马”二字,还加了后面几句话。说明现实条件是复杂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践行乾卦四德,实现人生目标时,必须清醒认识坤卦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坤卦之道作为待人处事的基本法则,才能越过横亘人生面前的道道难关。山挡在前面,就得想办法越过;水拦在前面,就得想办法度河;困难摆在面前,就得想办法解决;迷失了方向,就得想法找到正路;哪儿跌倒,就得从哪儿爬起来。既要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还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勇于实践,敢于拼搏,才能把乾卦的蓝图变为现实。不然,乾卦设计的蓝图再美,也只能成为一张白纸。所以,坤卦要实现乾卦“四德”的宏伟目标,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必须遵循乾卦的思想,严格按照乾卦的规划设计来施工。用圣贤的话说,就是“顺从”乾卦,跟随乾卦,不敢擅自做主,变更图纸,更不敢偷工减料。面对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谁能投标成功,担当如此重任呢?自然是坤卦。六十四卦中,乾卦最相信的就是坤卦。因为坤卦的最大品德就是“柔顺”,有此德者,必然能忠实执行乾卦的意图,自然是实施的最佳人选。而《易经》的思维是“象数思维”,哪个物象才能准确代表坤卦的“柔顺”之德呢?圣贤思想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的最美之象就是“牝马”。所以坤卦伊始,就把“牝马”的概念提了出来。你若懂得牝马的行为方式,按照牝马的先天秉性,重视顺从别人,不争先恐后,强出风头,就对你绝对有利,你就有可能实现乾卦的“元亨利贞”。如果你不懂“牝马”的秉性,时时想称雄做主,那么你绝对不会有好的结果,更谈不上实现“元亨利贞”的人生目标与梦想。
古人让“牝马”中标,目的就是为了与乾卦结合,忠实执行乾卦的人生规划。因为乾卦的象为“马”,坤卦的象为“牛”。“牝马”本是乾的象,而不是坤的象。但是凡物都可分阴阳,马亦可分阴阳,雄马为阳为“牡”,雌马为阴为“牝”。“牝”就是阴柔的、雌性的坤;与之相对的“牡”就是刚健的、雄性的乾。“牡丹花”虽然艳丽,但却是花中君子,是阳性的。故“牝马”一词,即代表了坤,亦代表了乾,是乾与坤的高度融合,阴与阳的紧密结合。意思是,乾卦“元亨利贞”的宏伟蓝图,已经被“牝马”成功拿下了。
《易经》提出“牝马”之象,立即被嗅觉灵敏的老子拿去为我所用,成了创始道教理论的母语和最美意象。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牡之门,是谓天地根”。这段话出自《老子》第六章,开明宗义不久,就提出了“牝”的概念。可见,易经卦辞绝对在老子之先,老子的思想直接源于易经坤卦。更说明,老子是真正读懂了《易经》原旨的。不然,说不出那么玄妙的话来。从此,中国最古老的两大教派有了分野,儒家讲乾道,道家讲坤道。老子讲“玄牡”,“玄”在第一章就闪亮登场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道教最高的无上真理。而“玄”字,亦直接源于易经乾卦“天玄而地黄”。“玄”是天的颜色,是一种带有一点光点、一点赤红色的黑,这不正是夜色降临、晚霞退去、星星已经闪耀着亮光的颜色嘛,所以叫“天玄”。“地黄”则很简单,就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象征。故玄为天,黄为地。玄离我们太遥远,太神秘了,让人有无限的遐想;地黄就很现实,就在我们的脚下踩着,那种厚实、包容的感觉是触摸得到的。尤其是《易经》的诞生地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遍地都是黄。故老子讲“玄牝”,又把乾卦的“天玄”与坤卦的“牝马”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把“牝”提高到了一个极致。“玄牝”就是“乾坤”。从这一点上说,老子的理论虽然源于坤卦,但他十分明白乾坤结合的最大秘密,明白“牝”不与“玄”结合,坤不与乾结合,就根本实现不了“元亨利贞”四德。
这就是“利牝马之贞”的本质含义。
“利牝马之贞”,其实是上古时期,最朴素最自然的一幅草原生态图。据考证,人类最早驯服马的地方,就是内蒙古高原,后往华北平原延伸。马未驯服之前,野马们是以群居为生的,带头的一定是公马,后面跟的是母马、马驹,绝不落后,也绝不抢先。因为落后了,后面有天敌,公马回头相救时就晚了。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自然把马的天然习性观察得一清二楚。古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把马的意象最早引入了易经。这就是坤卦强调群体性的德行,与公马配合无间,不会一天到晚争权内斗。正如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与世无争,才能得善终。同时,牝马需要与雄马交合,才会有新生命的诞生。不论宇宙万物还是人类,只有生命的不断繁衍生息才是最美好的,故曰“生生之为易”。如果没有生命的繁衍,万物的兴衰与更替,地球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毫无活力。所以,讲坤卦,根本就不能离开乾卦,时时和乾卦结合一起,才能明白坤卦的奥秘。通过牝马的含义可知,所谓“元,亨,利牝马之贞”,是说只有阴阳相交,阴顺承阳,雌顺承雄,坤顺承乾,象牝马那样柔顺、包容,追随着龙马主人,跟着龙马指引的正确道路前进,才是安全的,没有风险的,吉祥的,如意的,亨通的。能守住这一点,人生与事业最终一定会心想事成,实现“元亨利贞”的境界。
乾坤二卦为何要首选“马”来作形象代言人呢?前面已经讲了,因为马是人类生存史上驯服最早的动物。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并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了人类最忠实而勇敢的伙伴。所以,我们素有“马背民族”和“马背骄子”的美称,而在中国人心中,马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的至高至尊的地位,故马又有“真君子”的美称。人类驯养马与驯养其他动物还有不同之处,驯马不是用于观赏或食用,而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交通、战争、迁移等服务。从原始社会向工业社会进化中,马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所以,人类只要取得一点成绩与功劳都要功归于马,才有“汗马功劳”一词。冷兵器时代,好马好比良才,老马存有壮心,兵强马壮就是实力,人与马组成了最具威摄力的军事力量,朝代总是在马蹄下更替,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历史。
在人类与马长期为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地发现了马身上的好多优良品质。良马,吃苦耐劳,善解人意,精诚团结,开拓进取;良马,荣辱不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良马,自强不息,毕生奉献,百折不挠,立而不屈;良马,激励斗志,马不停蹄,汗马不歇,一马当先。君不见,风驰电掣般的快马,当人们加鞭催马令其疾驰时绝不停下,直至到达终点或是自己体能达到极限时,甚至汗血马的肺叶在剧烈运动中炸裂出血,但依然会永往直前,直到完成主人的意愿,胜利到达终点才会倒下。这是多么刚烈的性格,又是多么忠实给力的朋友!而马的这些优秀品质,正可以用乾、坤两卦来代表。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它包含了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等涵义。牝马等同于纯阴的坤,它代表了柔顺、包容、博爱、温柔、承受、奉献、忍让、博大等含义。这就是《易经》乾坤二卦为什么要用龙马和牝马为卦象的原因。人的贤良、坚韧、无畏、勤恳、高贵、灵性、雄健、优美、俊逸、快捷、奔放、豪迈、激情、威壮、超越、自强、自爱、自尊、自律、自信、不息等优秀品质,自然归功于马,隐喻于马的品性之中了。自此,龙马就成了黄河的精灵,成了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名言实际上就是讴歌龙马精神的,它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可以说,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代表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