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瓜“冤案”香蕉“噩梦” 海南瓜菜为何屡成为众矢之的?

(2011-05-10 10:42:30)
标签:

树仔菜

反季节瓜菜

谣言

红药水

海南省

杂谈

分类: 【海南播报】

 

近年来,海南频频爆发“树仔菜金属镉严重超标”、“致癌香蕉”、“催熟香蕉”、“避孕虾”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虽然这些传言最终被证实,多数存在夸大和虚构成分。但它让百姓对饮食环境充满担忧,也使海南反季节瓜菜损失惨重。在这些谣言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推手”?海南瓜菜为何屡屡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澄清谣言,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记者展开调查。


对虾风言

海南人工养虾用避孕药?


2004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海南人工养虾使用避孕药。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下旬,海口又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避孕药能抑制虾排卵,促进其生长。食用了避孕药的虾可多长肉,且个头大小相当。一时间,“不能吃虾”的谣言再起,海南省水产养殖业受到打击。


5月4日下午,省海洋与渔业厅紧急辟谣,省水产研究所工程师曾令明明确表示,这一观点不符合虾类生长特性,根本是毫无根据的猜想。有关专家表示,海南从未使用避孕药养虾,海南水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大家尽可放心吃。


省海洋与渔业厅养殖处处长邢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虾养殖已成为海南一大富民产业,全省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16万亩,年产量约12万吨。谣言对产业的打击不言而喻。


树仔菜厄运

不实传言带来毁灭性打击


2005年10月底,某媒体播发了广东有关专家认为树仔菜(学名天绿香)所含金属镉严重超标,不宜长期食用的报道。


此报道在全国范围内被迅速转载,原本被视为绿色健康食品的树仔菜顿时滞销,海南省五指山树仔菜也被殃及。


据了解,海南省有关部门曾将在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地采样的“五指山树仔菜”分两批送海南、湛江两地的农业部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海南省“五指山树仔菜”镉含量比食用大米还要低。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有关检测结果。


然而,短短几个月(到2006年2月),“美味天绿香毒死小白鼠”的报道,对海南树仔菜产业造成几乎毁灭性的打击,树仔菜主要种植基地五指山市,种植面积已不足100亩(此前达3800亩)。


西瓜冤案

谣言使海南瓜农损失过亿


2006年7月,海南6万亩西瓜喜获丰收,这让忙活了几个月的瓜农们喜上眉梢。然而,还没等瓜农们笑出声,广州某媒体报道的“西瓜注射了红药水”这一消息导致很多人不敢吃瓜,广州是海南西瓜的主销区,海南西瓜受到重创。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夏季全省的西瓜销售量比上年的18万吨锐减了三分之二,西瓜的收购价也从上市之初的0.9元/斤左右跌至0.3元/斤左右,一次“西瓜注射红药水”事件,使海南瓜农蒙受了1亿余元的重大损失。

 

香蕉噩梦

屡被恶意中伤蕉农心也伤


冬季瓜菜和香蕉已经成为海南农业的两大支柱。海南香蕉的产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的六分之一强。


2011年,海南香蕉继续引领中国香蕉市场,种植面积全年保持在87.5万亩左右,截止4月27日,累计收获量约80万吨。然而就在今年4月25日,某电视台报道影射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海南省香蕉价格“大幅跳水”。4月19日地头收购价为3.5元/斤,4月25日这个价格已经降到1.9元/斤。单从这两个数字中,海南蕉农的损失便可见一斑。然而这并不是海南香蕉第一次被谣言中伤,2006年10月的“香蕉乙烯催熟有毒”风波,使当年海南蕉农损失上亿元。2007年香蕉刚刚上市价格回升不久,“香蕉致癌”谣言又至,在半个月时间里,海南蕉农每天损失近1000万元。


个中原因

大都与媒体不实报道有关


假的真不了!这些谣言最终被证明都是无稽之谈,如今我们回过头来检视,发现谣言的流传,大都与媒体的不实报道有关。


无论是西瓜注射红药水,还是“香蕉有毒”等流言,都不是复杂的农科问题,为何这些谣言总能重创海南瓜果菜呢?


海南香蕉协会秘书长张锡炎说: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加强热带特色作物品牌建设,推动品牌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已成为议事日程,但更重要的是,媒体在报道中,对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应该慎之又慎。否则,类似的不实报道会对海南反季节瓜果菜产业造成致命打击。


海南西瓜协会一位梁姓负责人也表示,希望政府部门不仅要采取完善的食品监管措施,更要依法维权,让流言炮制者“吃不了兜着走”。

 

反客为主

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宣传


海南的反季节瓜菜优势不言而喻,面临当下严峻的食品安全局势,海南瓜菜本可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但我们要面对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恶意中伤。相关部门的应对能力不断接受考验,然而在疲于奔命的辟谣之后,这一本身就脆弱的产业却日益道路曲折。


省农业厅市场与信息处负责人表示,海南反季节瓜菜频遭谣言中伤,与媒体不实报道关系莫大。这在一个侧面也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在一次又一次的谣言风波后,海南省有关部门和媒体除了及时辟谣挽回影响之外,还必须主动出击,宣传海南省反季节瓜菜纯绿色、无污染的优势。


海南大园律师事务所符律师表示,除了要在宣传上多下力气,让海南瓜菜绿色安全的形象深入人心外,还必须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

面对流言切不可以讹传讹


海南反季节瓜果菜频频遭遇重创,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它可以成为海南树立品牌的机会。相关专家建议种植户,遇到类似谣言,更要加强田间管理,生产最好的瓜果菜供应市场,打响海南品牌,恢复消费信心。


对于流言,普通百姓往往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无意间成为谣言蔓延的“帮凶”。对此,海口警方特别提醒公众,民众一旦收到此类未经证实的短信或消息,千万别乱转发给其他亲朋好友,以避免给个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海南对策

必须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业内人士认为,海南瓜果菜在经历了面积的迅速扩张之后,市场销售风险开始初见端倪,品质也开始遭受质疑,这暴露出了海南反季节瓜菜产业发展中的软肋。


针对这些软肋,已退休的海南省热带农业战线一位云姓老专家建议:这些谣言对海南省热带产业的启示就是必须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云老建议,随着海南反季节瓜果菜的大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追踪体系,实现有效的质量监控。在此前提下,如何做好农产品的监管,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应是当前政府迫在眉睫所要解决的问题。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