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诚意

(2011-05-09 15:54:16)
标签:

杂谈

http://s11/bmiddle/63cdc669ta2d33f13ba1a&690

情窦初开的年纪,我喜欢听张学友唱歌,那时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只是觉得张学友每次唱歌都很投入,伴奏结束良久,还是一脸意犹未尽的神情。2002年赶上他在北京工体开演唱会,我就“追了追”,托朋友“走后门”混进了新闻发布会,会上请教他唱歌时的表情和态度,他的解释很简单:因为我对每首歌曲都很有诚意。

一晃十年过去了,奔波忙碌,稀里糊涂。“诚意”这个词,在生活的关键词列表中一直没怎么出现在显赫的位置上。意思差不多的好像有另外一个词:专业。

 

今年2月24日,突然收到好友影星王志文的短信:“今天我在上海银涛球场第12号洞打出一杆进洞,与您分享!祝好运!”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又是他,打球的人老鹰不算难,但王志文作为一名中差点的业余球员居然还同时拥有了信天翁和一杆进洞的记录,运气也太好了吧!

 

一杆进洞有多难呢?我有个美国忘年好友,65岁,单差点,球龄57年,曾经打过5个四杆洞老鹰(第二杆从球道直接击球入洞),却没有打出过一个一杆进洞。我还有一个朋友是北京的业余顶尖高手,零差点,球龄10年,曾经在某一年内打出过19支老鹰,居然也是没有一个一杆进洞。至于信天翁,古往今来终日与球杆为伍的职业球员们也没几个打过。

 

几天后,我们在海南球叙,王志文送给我一盒Pro V1,球上印着红色的西文“Wang zhi wen hole in one 2011.02.24”。同为打过HIO的幸运儿,我们聊起了这个有趣的话题,关乎运气,技术,打球的年份,抑或一些说不清来龙去脉的神秘缘由。

 

“诚意”,王志文用他台词老师特有的低沉语音强调说,“当你对高尔夫有诚意的时候,迟早会收获喜悦。那天我一点也不惊讶,仿佛早知它就在那里等我。”我听完马上想起了十年前张学友说的那句话,“诚意”这个蒙上灰尘的模糊字眼也在瞬间被擦亮,重新登上了头版头条。

 

“诚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五经》中的《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说白了就是不要欺骗别人,也别欺骗自己。这岂不就是高尔夫运动的精神所在?

高尔夫离开发祥地苏格兰时,它的身份标签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在《高尔夫规则》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诚信,自律,为他人着想”。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是这项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运动的核心价值。后来高尔夫进口到中国,在经济浪潮的熏染之下,它的身份变复杂了:赚钱的工具,炫耀的舞台,趋炎附势的名利场,或者是不惜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获得自我满足的阴暗禁室……

 

如果一个球员能做到“诚信,自律,为他人着想”,那他应该就算是对高尔夫有诚意的人。在我们的泱泱大国里,有诚意的高尔夫人为数不少,但亲身参与过去年的“打假事件”后,我知道,在未来漫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身边对高尔夫没有“诚意”的球手,还是大多数。说到这,我想起了一段新闻:2011年4月2日,由于接受赠票观看文艺演出,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格萨被罚款42000美元,理由是“违反道德”。量化到数字的道德惩罚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高尔夫精神的一部分,我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但我们既然接受了高尔夫,也应该接受它经过600年沉淀的那部分优良传统。

 

字典里对“诚意”的解释是: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我经历过的许多事件里,看到自欺或欺人者众多,其中不少竟是闻名一方的单差点高手甚至是职业球员。有一次,一位知名的业余高手在一场私人较量中作弊,被同组目击者揭发。“证人”事后与我谈及此事,总结得很到位:为名所累,为利所驱。

我想世人,包括我这个“站着说话的人”,都很难做到《金刚经》中说的“身既无物,何况于名”。所以我们既然如此看重那个“名”,必须对它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阅读的死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