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大部分男人都不想结婚(1)——转自知乎

(2022-04-24 15:47:30)
标签:

单身

消费

不婚

分类: 社会万象
不用假如了,现在很多男人都没有结婚想法了。

据统计,大部分城市的人群性别比例都是男性居多的,理论上男性更难结婚,但奇怪的是,在婚姻市场上(婚恋平台,相亲角,各类线下相亲活动),男女比例起点都是1:3,有些地方甚至高达1:8。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婚姻市场里,有时候每8位女性想要结婚的同时,只有一位男性可供“选择”。

可能你会觉得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男性买不起房,所以退居到二三四线城市结婚,那么你就错了。因为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的婚姻市场来看,都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特征。世纪佳缘的线下机构登记的男女比例为15:85,这是全国性的数据。这足以证明在真实的婚姻市场里,男性才是那个奉行“不结婚屁事没有”的群体。

男性不想结婚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蓬勃发展,消费主义和女权思想高涨,日本女性当时可以拥有4个男朋友:跑腿的,买单的,送礼的,以及将来结婚的。当时请女性吃饭只能去高档的餐厅,送礼要送奢侈品牌,结婚更应该买房买车,必须到夏威夷巴黎罗马度蜜月。当时的日本男性有强烈的结婚意愿,所以默默地接受这一切。随着广场协议带来日本失落的20年,这一切都改变了。

2016年日本的调查问卷显示,希望结婚的男性仅仅只占38.7%,女性则高达59%。到了2021年1月,日本NHK公布了一份结婚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结婚是理所应当的” 人还不到三分之一,而68%的人觉得“可以不结婚”,其中30多岁年龄段的人接受终身不婚的比例最高,达到88%,创下了25年来的最高纪录。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女性的婚姻诉求从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简化成两句:有工作,不家暴。而男性的婚姻诉求则简化成一句:懒得结婚。

紧随其后的韩国几乎经历了日本一模一样的发展历程,但是在婚姻问题上变得更为激进,韩国男性没有像日本一样选择躺平不结婚,而是与女权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韩国男性集体反对谈恋爱,反对结婚,并要求整个社会做到男女绝对的平等,退化成真正的丛林社会。

从强烈的结婚意愿到不想结婚,东亚三国都经历过一模一样的发展历程,一步都没有偏差。

经济蓬勃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能赚钱,人们疯狂地消费;消费主义盛行:把消费主义与婚恋行为捆绑,通过女性榨干男性的消费能力;女权主义崛起:女性在经济上摆脱了男性的依附,形成独立思潮,又把消费权视为女权,对男性进一步打压;
经济下行:就业岗位不足,男性收入下降,女性大范围失业;男性不婚:男性经历过女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暴击后,对婚姻望而生畏,形成不婚理念;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来临,低欲望社会导致经济无法反弹,面临社保和经济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