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趋势交易——随行就市

(2013-04-02 21:14:48)
标签:

创业板

地产股

电子股

煤化工

触摸屏

股票

    看到很多人评论说我的话模棱两可,我说实在话挺不爽的!我说或许这是最后一跌,或许不是,这叫模棱两可?这说明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跌!但是我的结论是无论是不是,这里都清仓,这一点也不模棱两可吧!至于觉得我多空变化快的,不好意思,趋势派,错了就认错是最根本的行为,如果你不懂你可以去看《海龟交易法则》,趋势交易的准确率大概是34%,也就是每3次对1次,根据模型不同甚至可能发生连续30多次错误的操作,但是只要一次盈利就可以全部扳回甚至大量获利,举个例子,去年8-11月我止损2次,亏损15%,从11月至今获利152.4%,当然,这是我自己账户,一直是持有没操作,到今天为止因为2个依然没有破趋势,所以对杠杆的那个进行了减仓(个人觉得很可能泥沙俱下,现阶段杠杆少用为妙),另一个继续持有!

 

    或许有些人希望我能给出一个明确答案,明天是跌,是涨,跌到多少点,支撑在哪儿,压力在哪儿,在我看来这根本是股评,骗人的!我可以很明确地说,我不知道这波是不是最后一波跌,也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今年的顶部,但是无所谓,我只要知道这里不适合拿股票就可以了,趋势交易,只跟随,不预测(事实上我还是预测的,只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罢了)!即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波下跌,我不知道今年最高最低会在哪儿也无所谓,只要我知道我现在该持有还是该止损就可以了!

 

    虽然我说我不是纯粹的趋势交易者,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趋势交易者!无论杰西利佛莫尔,还是威廉欧奈尔,都有过无数次止损的经历,对我而言,止损如同家常便饭,对我而言,多止损,少止盈是正确战略,而对于太多散户而言太喜欢预测,太喜欢止盈,却从不止损!写了博客之后有不少人问我,你今天买入,明天卖出那不是短线交易么,把趋势看得这么短,还说自己是趋势交易,是中线交易?那我举个例子好了,对我而言,3月19和3月20两天银行股陆续出现买入信号,如果我要买,我会先买30%仓位,然后等待加仓信号出现再加仓!接着到了3月21日,有部分银行股买点消失,也就是这时候我把银行股从我指数里剔除的,而到3月26日,几乎所有银行股买点都消失,这时候就是一个止损信号,那么如果我有银行股,这天一定是止损,这叫止损,并非叫短线交易!或许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逢低买入是家常便饭,但是对我而言,止损才是家常便饭,如果仅仅因为昨天我看多,今天就止损而会丢面子,所以不敢说看空,那我一定是个亏钱的!市场不会在乎我的面子,不会在乎我的想法,用杰西利佛莫尔的话说,凡事都有两面,市场只有一面,不是多头的一面,不是空头的一面,而是正确的一面!既然我错了,那么认错,休息!

 

    同样,这也正好回答了某些人认为我草率,一会满仓,一会空仓,第一,我想说的这是写给散户看的,如果机构,想满仓跟空仓都是比较难的,因为现在好的股票大多数是小盘股,而且单一股票有持仓上限,再就是个股持仓量要跟平均成交量挂钩,尤其是下跌的平均成交量,因为对于趋势交易而言,看错止损的时候往往是成交量锐减的暴跌,这时候如果你持仓过重,是很难抛出的!所以满仓空仓只是对散户而言,机构不会看我的文章,也无法这么做!而我也学不会模棱两可地说逢低买入或者逢高减仓这类P话,看好就坚决满仓,看空就坚决空仓!第二,其实大资金想快速满仓跟空仓几乎都是不可能的,虽然对我而言去年11月底到2月底只要3E以下资金我都能快速满仓空仓,但是最近确实难!而且对于大资金而言风控更难搞定,或许在散户看来15%的调整不算大,对我个人而言也不大,我自己账户的股票就几乎没动,但是对于大资金的账户,很明显是替人管钱,15-20%的波动可以要你的命,要么就是被风控强制平在最低位,要么就是看资金方跟老板的脸色,所以并非像你说的那么简单!机构有句话,产品好发的时候不容易做,容易做的时候不好发,举个例子就是去年如果谁给我一笔钱,到今年闭着眼睛都翻倍还多了,但是不会有人给,今年直到3月,有好几个人问我是否代客理财,我的回答是可以给我,但是我短期可能不操作,即使操作也是小仓位,因为那不是我的钱,我可以看准一个满仓下去,跌20%都无所谓,但是客户受不了,所以你必须接受如果指数连续上涨你的收益低于指数的现实才交给我!这就是写给散户的跟给别人管钱的区别所在了!

 

    我不怕任何人质疑,我也不会删除我错误的观点,很简单,博客就是记录,对错都有才是做股票的,止损多过止盈才是赚钱的,如果一直跟大神那样,说什么都对的,那是但斌跟迈克吴,我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