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蕴的《水流心犹在》读后感

(2020-08-29 15:36:20)
标签:

子蕴

天津

真善美

启迪

推荐

分类: 杂谈

说来惭愧,俺在第一批次得到子蕴姐的《水流心犹在》却迟迟未见动静。是忙吗?是有不同见解吗?均否。是自己久未动笔,用进废退也。言归正传,昨天看到叶玉枝的文章,写道真善美是水流心犹在的主题。颇有同感。比如子蕴写天津称之为梦开始的地方。她出生在北京,刚刚满月就随父母去了天津,当睁眼看世界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就是天津的风土人情,带很多直白的天津话,还有那丰富多彩的小吃,一股脑纂刻在她小小的心灵上,如影随形般影响了一生。

子蕴的作品贵在真实。她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即准确地告知读者时间地点人物。十年前我读到她的博文,都忍不住按图索骥。亲自到她写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除了拆迁,均能找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有时我就照一些大德生老商店,万全道小学,南开女中,静园,鞍山道小学{一区一小}都引起她的的极大兴趣,有时情不自禁的拍手称快。天津的河海两鲜给以人们按照季节尽情享受的机会,她经常跟姥姥或者妈妈去南市买鱼虾蟹,还有青蛤。妈妈说,吃青蛤养眼,有时还吃天津的早点。特别爱吃炸糕。而且东西特别便宜。不夸张的说,看完子蕴的对吃住玩的描述,人们都会想要尝一尝,试一试。

子蕴的善良。子蕴在书中曾经写的兴安路姥姥家,那是多么讲究的建筑啊,大大的院子,厚厚的院墙爬满了爬山虎,中间矗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灰暗的大厅,落地窗的姥姥家,记忆中在这里玩的最多的是捉迷藏。寻宝。就在空旷阴森的大院里发生过令人恐怖的事情,她对死者和被惊吓者都是给与深深的同情。在文革中,子蕴和妈妈对家里受冲击的同学也有收留她们的义举。我们所有在各项运动中受到冲击的人们都会体会到遇难时亲朋好友避之唯恐不及,而那时能够有人伸手相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子蕴的美。为什么对那些远去的岁月如此留恋?尽管逝去的岁月并不是充满阳光,幸福快乐,甚至现在回忆都刻骨铭心,泪流满襟。但她却始终不肯放下手中的笔,细想,那是有一股浓浓的乡音乡情时刻在心,有一股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环绕在心头。

子蕴的《水流心犹在》读后感

子蕴的《水流心犹在》读后感

子蕴的《水流心犹在》读后感

在子蕴的书里,虽然细致的描写了我们所经历的年代,但是没有伤痕文学的哀怨,而是客观地描述社会人物的真实状况,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与思索。虽然她遭受许多的磨难,但是不曾灰心丧气,而是笑对人生,勇敢的面对生活。这是最值得读者吸取的精神食粮。子蕴以纯真的视角真实再现京津烟云,她写的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