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
(2015-09-01 10:51:30)
标签:
财经
嫂子
小蜜
纳税人
司机
|
分类:
情感回忆
|
本文所述的纳税人是指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供产销连续的实体法人。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大部分是五零后,也有少量的40后或者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拥有自己股份的企业,每月乃至每年都向国家缴纳可观的各种税费。养活着一定数量的员工,为他们缴纳三险两金。每天为企业操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但是,他们的结局和处境并不理想。有些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思考,比如我知道的一家企业:
二嫂子的故事
二嫂子是老三届的中专毕业,学的是服装设计,在天津某外贸服装厂工作,由于她从小心灵手巧,能吃苦,肯钻研,在八十年代就成为工厂的一把好手。
九十年代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最早在服装公司实行关停并转,分级承包,缩小核算单位,二嫂子变成了一个小单位的自负盈亏的负责人。那时是她最年富力强的时期。把一个小小的车间级单位干的生龙活虎。
然而,好景不长,上级看中这块业务,要拿走给自己亲友来做,二嫂子无奈,服从组织决定,只负责技术工作,看着自己亲手创建的事业,在新的承包人手里,吃喝嫖赌抽全报销,而销售,生产质量,无人过问,管理相当混乱,工人无所不拿,干部吃拿卡要。
二嫂子深深感到在国有企业将会一事无成。毅然下海,申请停薪留职,不批。辞职不干了,总可以吧。不批。无奈,就算病了,不上班可以吧。
二嫂子在苦苦的思索以后,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带领自己的丈夫和丈夫的哥哥,拿出两家所有积蓄,自己办工厂。不用原来工厂的任何员工,不用原来工厂的销售渠道。自己开辟独立的市场与用户。九十年代前苏联解体以后,轻工产品奇缺,婴幼儿服装试销俄罗斯,二嫂子学的服装设计,实际功夫是花样设计,花草动物画的栩栩如生,由此打响出口俄罗斯第一枪。后来,温州兵团大规模进入俄罗斯,无所不包无所不备,拉家带口,以量取胜,价格竞争,天津的很多服装厂由此败下阵来。客观的说,我们是输给了自己人。
但是,二嫂子并不甘心,她又选择了皮衣制作,购进意大利的皮革机械,学习人家的先进设备,自己掌握最优的生产工艺,然后教会工人,严格按照9000质量体系,来组织生产和管理。这时是2003年,某区工业园只有四栋楼,其中有一栋带院,大约六千平米。是她买下的。还有一栋里边的一楼和二楼,是她租的。一楼大约四百平米,她改造成食堂,我们都到那里去吃午餐,不论是管理层还是工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买菜买主食,汤随便喝。有时还能看见她的身影,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女子,但是眼晴不同,炯炯有神。
大约是2005年的夏天,我下班晚,就顺着金平路去找出租车,在管委会门口总有几辆车常年在那里揽客,司机也就面熟了,刚上车,司机就问我,咱们这块出事了,知道吗?我问道嘛事?司机告诉我,二嫂子死了。我说:什么时候?顶多有半年吧?我哦了一声,与你们有嘛关系呢?
司机说:是跟咱没关系,这不是咱有点打抱不平吗?二嫂子把家业做大了,这个二哥屁本事没有,让他们厂的一个小蜜给迷住了,二嫂子死了没有两月就给小蜜买了一辆宝马,天天小蜜开着耀武扬威,大哥们一看,就借口我身体不好,退股了。现在二哥一天到晚正事不干,食堂也退租了。
由于出租司机的介绍,我又开始注意这个工厂的动向。以前是两天就发一辆十吨的集装箱,后来大约是一周,再后来基本就没有大型集装箱车来了。隔了一年多,房价有些上扬的时候,该厂搬走了,听说到了郊区的一个村级工业园。
可怜二嫂子,没有享受一天的福,辛辛苦苦创下这么大的家业,五十多岁就匆匆地走了。可惜,某区的纳税人,每年给财政上交上百万的税费,连一个花圈都没有,我们这些同命相连的企业法人,地地道道的纳税人,连一句抚慰的话都没有说,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走了,永远滴走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