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交通吧,总的感觉是不怎么堵车。四通八达,行车有序。
例1
我们在花都的新白云机场,下来就与事先预定的租车公司联系,全家五口人到国内出发的27号门口,然后乘坐免费摆渡车直接把我们和行李送到了我们预定的租车公司大院。车型是别克七人商务车,司机非常礼貌周到,普通话也很流利。
用了十分钟办理车务手续,调度把车过来,当面又验收了油表,刹车等,双方确认了有关事宜。我们就正式在广州的远郊,花都县开始了自由行,这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黑灯瞎火,路线不熟,试着用手机上导航地图。儿媳在车上紧张滴忙碌着,儿子小心翼翼滴回忆刚才的来的路线。我在副驾驶位上坐镇打气,鼓励他们大胆前进。
到了机场路,导航仪起作用了,我们也能分辨东南西北了,一路顺风,走出了机场高速,缴费12元。猛然一惊。比京津便宜。又经华南高速,到了我们的预定的酒店附近大道,收费2元,又是一惊。广东的高速收费比我们这里低。
而且不堵车,全程大约90多公里,用时不到一小时。
例2
我们住在大源养老院附近,乘公交车到北京路、越华路、中山五路、财厅前那边看看。公交车在马路的西边,要过一个天桥。
我们上去之后,还有座位,就各自找好坐下了。中途,有人上车,有很多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车上的人都主动地给老人们让座。甚至我在回来时,还看见一位带轮椅的老太太,上车,司机耐心地等待几个人帮助老太太上车,他们之间并不认识,大家却是那样的热心周到,乐于助人。这是我们天津现在比较薄弱的地方。说实在的,当时,我很感动。
国家给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乘坐规定线路的公交车,往往遭到司机和个别人的白眼以及闲言碎语,真是有些伤人心。谁没事出去?如果遇到帮助,是什么心情?如果遭到不当言语,是什么心情?
做人嘛,要厚道一点,不论老少,都宽容一点,不是也减少很多矛盾吗?
例3
广州的交通,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老城市大城市,难免有许多老街道,路窄人多。我们去大德路的时候,在恒福路就堵了好久,但是导航仪,及时通知你,调整路线,我们还是按时到达了目的地。
再有,公交车的道路是名符其实的专用道。所以,公交车在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行车和电动车少。在城市里保留自行车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电动车,无声音高速度,横冲直撞,农民工进城,给我们带来劳动力,同时也带来很多农村习惯。这是应该限制和改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