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们在养老院的合影。屋里简单而熟悉的陈设,依稀还能找到原来家的影子。

广州军区颁发给姐夫赵涌和儿子赵燕清的木刻奖牌 ,姐姐曾经帮助一个藏族女孩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无私无悔,为我们的民族大团结默默的贡献自己的爱心。这是西藏女孩送给奶奶的亲手编织的布达拉宫挂毯。
下面是夫人送给姐姐的天津海螃蟹剥出来的肉。要去广州看姐姐,带点什么呢?姐姐说,我几十年没有吃海螃蟹了,就给我两只螃蟹肉吧。儿子听说,在临近启程的时候,买回七只带黄的中流个的海螃蟹。夫人洗净。煮熟,然后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剥出来七个壳子里的肉,剩下的大爪,让我剥,才剥一个,我的牙就受不了,况且挡不住的诱惑,没到碗里,先进俺肚里了,还是能者多劳吧。
用花生油喂上,放入冰箱冷冻,届时保温,带广州,姐姐一看,十分高兴,这么多够全家包一次三鲜水饺了。

临走时,天津机场的雾霾天气。怎么就没完没了呢。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多少人把财富、房产、地位、子女亲属的财产拥有量,看成是人生追求,把奢侈享受看成是成功标志。多少人已经占有很多,依然贪婪无比。
这次去广州探亲访友,我们受到了一个罕见的道德情操的洗礼。姐姐在军区大院的房子是按级别分配的,面积、环境、服务都是一流的,老爷子是1935年在江西兴国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一直在部队。姐姐是1949年南下工作团,长期在市公安局任重要工作,离休后的待遇也不低。
很多人在各种优厚待遇之外,还要给儿子、孙子等等再争取更多的更好的待遇。我写的《顶替》就是反映继承房产这个问题的。
我不知道姐姐从军区搬出来有没有补偿,也没有问。但是住了几十年的家没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就像我们在外地的外国的,如果回来了,去哪里住?
养老院地方狭小,多几个人,都转悠不开。
而今,是姐姐把军区的房子贡献出来了,孩子们谁也没有继承。这在广州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多么大的舍!成全了多少在职者的梦想,而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
按照规定,老人可以进干休所,也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补偿,但是老人家没有提出任何条件,不愿意给组织增加任何的负担,就这样两手空空地离开了居住三十多年的老房子,即使在过去讲奉献的年代,这也是多么可贵的高风亮节。
我觉得对财富的舍,唯一换来是心灵上的轻松。我们见到姐姐时,姐姐的精神状态特好,历数养老院的优点,也感染给我们有些好感。再有就是对姐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德高望重,慈祥忠厚。为他人着想,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也许从姐姐给我的座右铭,能够找到一点答案。“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闲。”
简单生活松心,追求完美伤神。
也许就是老人家根据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这些正面的积极的格言,在默默地指引着我们去理解老人家的不凡之举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