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讯息

标签:
讯息黄骅油田机会东西 |
分类: 生活 |
我们来到了濒临大港水库的沙井子村,我原来工作单位距离这里不到二里地,以往春节或者节假日也是油田职工经常来的地方,那时候物资匮乏,当地农民是58年从黄骅到这里垦荒的,我们是64年在大港发现石油的,开始老百姓非常欢迎我们这支大庆过来的队伍,此地交通不便,道路狭窄,耕地较少,鱼虾极多。后来搞文革,分成好几派,风气渐渐改观。以后我们再来,老乡就喊:石油鬼子来了!因为我们来了之后,什么都涨价,尤其是年前。
敲鼓的老汉看见我给孩子们照相,特意摆了一个菱形,可惜是逆光,我的技术有限,没有给淳朴的孩子们照好。,因为这里是移民,主要从事渔业,每年都保留着祭司河神、海神、祖先等等,即使文革最厉害的时候,也未中断,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
现沾的大糖堆,红果个大没核儿,六块钱四支。夫人与好友正在品尝。
年画是最有年味的东西了。
草莓是儿子带回来的,据说无农药无化肥,价格没说,反正不便宜。
湖边的柳树是最早报春的树种之一,天津市的天空还是雾蒙蒙的。
席间聊起他刚刚办了退休,我问他:多钱?他说:3700,给我按照门卫定的。原来他在井队当过技术员。我们在市里工作的人,不约而同的对他说:你知足吧。再追。我们也不会到3000多。他非常风趣给我们讲了许多笑话,大家嘻嘻哈哈,笑声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