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曾经缺水的内陆城市,凭啥摇身一变成了北方水乡,玩起了游轮

标签:
图片文化历史 |
http://p9.pstatp.com/large/12d70007f0a590e814a9
12月12日中午,魏都区最北端的清潩河宏腾桥北侧,两艘豪华游览船在清潩河西岸下水。两艘游览船分别被命名为魏文号和魏武号,它们的外形迥异,主要指标为船长均为18米,船宽均为4.5米,载客量均为30人。
这两条游览船隶属于许昌市市政实业有限公司,经魏都区水务部门批准,运行区间为南起天宝路北至宏腾桥魏都码头间的魏都区管清潩河河段,单程长约7公里,设有两个码头,途中经过9座桥梁、6个游园广场及王允墓等景点。正式通航后,将对清潩河魏都区段两岸开发起到推动作用。
至此,许昌这座曾经缺水的内陆城市,护城河和清潩河中均开行了游船。
一直为缺水而喊渴的小城市,什么时候摇身一变,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北方水乡了呢?
缺水之痛刻骨铭心
http://p3.pstatp.com/large/12d70007f0e203d0d0a2
尽管有着“莲城”美誉,但数十年以来,许昌一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10,不足河南省人均的一半。上世纪80年代,许昌曾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几乎每个“老许昌人”,都有挥之不去的缺水之痛——夏天自来水供不上,半夜还在街上排着长龙等接水。家属院修蓄水池,晚上接、白天用。上班人人带两个大水壶,下班带水回家做饭……上世纪80年代,一些工厂因水资源不足被迫停工减产,国家棉纺厂、泰国正大集团曾有意在许昌建厂,受水资源紧缺限制,不得不易地而建。“为政之要,其枢在水”。面对缺水之痛,历届市委、市政府和数代许昌人都在兴水利、丰水源上做了艰苦不懈的努力。然而,解水之困,何其艰难。许昌市区生产、生活和生态景观用水每年仍然要花大笔资金调济购买。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南水北调送来甘甜之水
http://p3.pstatp.com/large/12dd0002a7a137edd6ca
水质变好,水压变高,口感升级,甚至有点甜。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周年纪念日,许昌市的省普通百姓最直观感受,便是自来水品质的改观。当然,收益的不仅仅是许昌的群众。截至目前,我省已“喝”掉20余亿吨丹江水,相当于7000多个如意湖。丹江水解渴了百姓,也解渴了城市,原来缺水严重、漏斗处处的城市,地下水水位渐渐抬升,其中郑州市区的地下水水位就因此升高了2米。
许昌的年分配水量2.26亿立方米,通过4座分水口门向市区、长葛市、襄城县、禹州市的7座水厂供水,受益人口达到165万人。许昌市区自来水供水量日增加2万吨,达到每日11万吨。
“许昌用上丹江水后,市区地下水位抬升成效显著。”许昌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裴军杰说。饮用水甜了,水系改善了。原来担负许昌市区供水重担的北汝河,现在成为城区景观河水源。许昌市水务局副书记王玉庆介绍,2015年9月,许昌市区河湖水系蓄水后,总蓄水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蓄水面积达6500亩,同时河湖水系周围绿化苗木45万株,绿化面积达6500亩。目前许昌的水系建设已基本完成,形成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美景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
“许昌市区庞大的河湖水系,为地下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裴军杰说,在渗补与压采的双重作用下,许昌市中心城区及郊区浅层地下水位比2年前抬升2.6米。
大河满小河溢,北方小城呈现水乡风韵
http://p3.pstatp.com/large/12dd0002a7b62b773920
开挖于20世纪70年代的颍汝总干渠,是许昌人默认了几十年的母亲河。凡是许昌人都知道,那些年,家家户户的自来水都源自这条人工干渠。而遇到干旱时期时,干渠干涸,仅仅依靠襄城县麦岭的深水井保障市区的生活用水则显得吃力得很。于是,楼层高的没有水,用水高峰断了水,洗澡用水不敢想,为存水锅碗瓢盆全上阵等等,很多市民至今都能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在全市的水利项目建设实施后,丹江水来了,黄河水、淮河水、天上水都汇引到了许昌。颍汝总干渠这条母亲河的水,正式退出了保障生活用水的舞台。于是乎,曾经干渴的护城河、清潩河、青泥河、运粮河等河流碧波荡漾起来,开挖的众多大小湖泊水清草绿起来。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地处河南中部的许昌境内没有长江、黄河般的大河流过,少了雄浑的气势。但这并不妨碍莲城的秀美——许昌境内的一些小河,或静静流淌于闹市,或蜿蜒环绕于市区周围,为许昌平添了旖旎风光,其中尤以清潩河、护城河、运粮河、清泥河为最。
就像企业一样,经过原始积累的发展阶段,就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城市也是如此,水资源丰富了,当然要综合考虑到大作特作水的文章了:湿地公园、亲水平台、水生植物、游船观光等等应运而生。于是乎,乘坐游船一日游遍护城河的梦想实现了,就连曾被称为半截河的清潩河中也开行起来了游轮,许昌城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北方水乡,半梦半醒中的许昌人还在恍惚中慢慢地猜想……
城市因水而平添了灵性,许昌鼓起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风帆。在相传关羽灞桥挑袍的河畔,三国文化产业园在动工修建。在碧水萦绕的护城河、运粮河,游船畅行,群众门前的小桥、步道、亲水平台仍在不断增添,河岸花廊明春可以全部完成,一桥一景,十步一园。一位老市民填词歌唱:济南北游客,月下唱和稠。醉赏许昌美,羡煞海西鸥!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