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华佗、画家陈画与陈化店的那些事儿

标签:
文化情感历史旅游 |
中州名镇陈化店镶嵌在横贯东西的311国道旁。在这里,甘甜的地下泉水,口感醇厚的老红汤茶和花香四溢的花卉苗木,经过各种传播手段的传播早已蜚声中原内外。
其实,陈化店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这段历史传说与陈化店的由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与神医华佗和画家陈画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村名因名医而来,以方位区分
而今,在陈化店镇有两个村的村名叫做明义,即东明义和西明义。其实,东西明义的村名原来叫做名医,这两个村名的由来皆由村中多名医演绎而来;鲜为人知的是,陈化店村的村名原来叫做东名医;现在的东明义原来叫做中名医,西明义则仍为西名医,这种称谓大概存续在明朝以前的时代。
就三个村庄的方位而言,陈化店与东明义、西明义基本在东西方向的方位进行排列的,陈化店村南依许昌至扶沟的古运河,北靠自古以来就为官道的311国道;东明义和西明义则分别坐落在古官道311国道之北,其间有一条小河相隔一分为二。由此可见,古人是将三个村庄以东、中、西的方位来区分的。
那时的陈化店为何多名医?有传说与神医华佗有关。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人)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为曹操治头风病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传说三国时期,神医华佗行医到此,发现一泓清泉从地下涌出,清澈透亮,用手捧饮,顿觉甘甜滋润,神清气爽。于是,华佗在清泉旁边开始行医,每逢百姓前来寻医就诊,华佗开方完毕,用一水瓢舀水或烹煮中药,或用此水为药引,为百姓治病。水瓢用完后,随手将瓢挂在泉边一树丫上。当地百姓往往是药到病除,精神许多。后这一甘泉水被百姓传为神水,众百姓无论是有病或无病,常常到此处用瓢舀水饮用一番。说来也奇,常饮此水后,有病的则病症渐渐好转,无病的则神清目明,不生白发。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华佗,遂把此地称作东名医。而今,在陈化店村还盛传着华佗挂瓢的传说故事。只不过,华佗挂瓢的确切位置难以考证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华佗被曹操关进监狱后,将毕生所学医学知识写成了书,欲交给狱吏,但狱吏不敢,华佗遂用火焚书。狱吏见状遂夺过医书辞职回家。狱吏为了躲避曹操的追杀,一路向东而逃,逃至陈化店一带时将医书遗落在此。该医书被当地群众拾到后争相研读,终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名医。
因为医书为路上捡拾而得,名医在为百姓治病时只收成本,不计小利,对有愿意学医的青年,只要人品端正皆不吝赐教,倾力相教。于是,在当地一带形成多名医世家,且他们分居在东、中、西三个村中,久而久之,人们习惯地将他们称为东名医、中名医和西名医村。
画家陈画迁居此地,东名医更名陈化店
明朝永乐年间,画家陈画闻东名医泉水有强身健体、祛病除疾之功效,迁居到此地,开设画店,以泉水泡茶供过往商客饮用。当地人纷纷效仿,开起了茶馆,水美而茶香,于是陈画店茶逐渐声名远扬,当地人遂把东名医更名为陈画店。
据说,陈化店村的一户村民家中曾经珍藏这陈画的一幅名画,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不少村民见过这幅画,后不知何故,这幅名家大作销声匿迹了。
东名医更名后,中名医遂更名为东明义,西名医则为西明义。村名虽然由名医演绎为明义了,但有关名医的传说依然在当地层出不穷。
“明义村的拾粪老头顶半个赤脚医生,能为人开药方治病。”这句话在当地流传了很久。
清末民国初年时期,西明义村有郑氏兄弟二人,医术高超,药到病除。哥哥叫郑聋子,家中生意兴旺。在那个年代,病人看病大多要请医生到家中治病,且要好好招待。路途近的或病情不重的步行到医生家中诊病即可,路途远的则要备上交通工具,或马车、或轿子等载上医生赶回家中为病人治病。
话说有一天,一对青年男女来到郑聋子家中去看病。郑聋子为女子把脉后说:“恭喜、恭喜,你有喜了。”闻听郑聋子的话语,女子顿时满面通红,而男青年也面红耳赤,二人遂默声离去。郑聋子见状以为是青年夫妇不好意思,对此并未在意。在他们离开半晌后,那青年男子突然满面杀气地回来了。男子对郑聋子说:“先生,对不起,刚才来看病的是我妹妹,尚未结婚,现在我把她杀了,请你和我一块去解剖,如果找到胎儿的话就算了。”郑聋子一听,顿时傻了眼。只得战战兢兢跟着男子出门,来到南坡的高粱地后,果然看见青年女子被杀。为了证明自己的诊断无误,他只得拿起手术刀剖开尸体,并顺利地找到了一个已经三个月的胎儿。男子见状,双手抱拳对郑聋子说:“得罪,您请回吧。”此后,郑聋子立下规矩,凡给青年妇女治病,把脉后都要询问婚否,否则即便诊断出是怀孕了也不得说出来。这一规矩传出后,也就成为中医之间不成文的规矩。
陈化店因画得名,借水扬名
无论是神医华佗也好,还是画家陈画也罢,都与陈化店的地下甘泉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化店因画得名,借水扬名。新中国成立后,陈画店更名为陈化店。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化店泉水更名为陈化店矿泉水。当年许多人途经陈化店,都用水壶、水袋等装一些陈化店矿泉水回家或途中饮用。现在各地高档宾馆、茶馆、茶楼也经常到陈化店购水,陈化店矿泉水的品牌逐渐被叫响。
大大小小的茶馆林立在街道两旁,成为陈化店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路经此地的旅客都不会错过机会,驻足品味纯正的陈化店茶。而陈化店茶水如此口感独特,还是源于这里的水,陈化店矿泉水。据当地人介绍,陈化店矿泉水具有清凉、止渴、消疲、提神等功效,这里的长寿老人都有经常饮茶的习惯。据明万历年间《鄢署杂抄》十二卷记载,鄢陵陈化店有“三茶六礼”之俗。现在的陈化店仍保留此民俗,来客敬茶仍是陈化店待客酬宾的一项传统礼仪。
陈化店镇隶属“中国花木之乡”河南省鄢陵县,是驰名中原的历史名镇。由于地质作用,地下土壤被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所覆盖。陈化店矿泉水主要取之中深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泉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在长时间与周围介质接触中,溶解了周围介质中的可溶性元素,从而富集生成矿泉水。陈化店矿泉水甘甜爽口,富含人体所需的锶、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且水质属低钠盐、重碳酸钙镁型,以之泡茶,汤水浓稠,香气浓郁,享有“中原第一水”的美誉。
关注许言絮语,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