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红船”元旦试水

标签:
旅游文化图片 |
水上观光巴士游船1月1日下水
“一舟环游护城河”即将实现
●
●
●
▉
2016年新年伊始,一则劲爆的消息便传遍了许昌:用于护城河水上观光巴士的船只回来了!并于1月1日上午在护城河“莲花湾”河段下水。一时间,大街小巷,网络论坛,微博微信,到处都在议论这个话题。甚至“船来了!你看了吗?”,“走!到护城河边看船去!”也成了人们见面的“招呼语”。
“一舟环游护城河”是众多市民多年的愿景,也是市委、市政府造福市民,提升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当梦想成为现实,所有人都为之欢呼。船舶下水当天,本报记者也来到了游船下水现场,和众多市民一起见证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5艘船,春水桥头由起重机吊入河中
1月1日6时,市区护城河春水桥东侧,几辆大型平板车整齐的排列在建设路北侧的路边。每辆车上,都装载着船只。船只共有5艘,其中三艘为仿古游船,通体呈枣红色,船头喷涂着它们名字——“魏都号”、“灞陵号”和“瑞贝卡号”,船身上喷涂着船舶的吃水标线;另外两艘则为巡逻快艇,通体呈白色,上面喷涂着“中国海事”的字样。时值清晨,天气寒冷,街上没有行人,记者和工作人员一道,缩紧了脖子等待着游船下水指令的下达。
据了解,这些船只的生产地点在江苏常州,此前的2015年12月31日就运抵了许昌。因运输车辆体型较大,为不造成交通拥堵,它们在凌晨才将船只运入市区。
8时许,一台大型起重机驶来,停靠在春水桥西端北侧。一台装载游船的平板车上前,几名工作人员跳到车上,将专用的钢索、缆绳捆绑在船体上。第一艘将被吊入河中的游船是“灞陵号”,船体捆扎结实后,起重机挥动吊臂,将游船缓缓吊起。船身脱离平板车的一刹那,鞭炮声随之响起。伴随着阵阵炮身,“灞陵号”游船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被吊至指定水面。随后吊臂上的钢索下滑,游船被稳稳的放入水中。此时的时间是8时18分,船上的工作人员立即解开钢索和缆绳,启动游船向临近的河面驶去。
当“灞陵号”驶抵春水桥北侧码头后,本报记者第一个走进了船舱。这艘呈枣红色的仿古游船,顶部为滴水檐屋顶由硬质塑料制成,船舱墙壁则为木质,装有宽大的玻璃,船舱内放置着成排的木质长椅。
这时,河两岸已经挤满了围观的市民,看到下水的“灞陵号”,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随后,其他几艘船也以同样的方式吊入河中。至9时30分,5艘船全部下水。
从春秋桥到文会桥,游船走了十多分钟
10时许,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在春秋桥东侧的一座码头,又登上了“魏都号”游船。与“灞陵号”相比,“魏都号”的外观看起来并无二致,但其内饰更为精美。从船头进入船舱后,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红色的木地板铺地,两侧靠近墙壁的位置摆放了两列木质座椅,玻璃窗户上挂着竹制帘子,阳光照进船舱,整个布局浑然一体。船舱的后部还有一个小房间是为卫生间,再向后就可通过船舱后门到达船尾。
待人员坐定,驾驶员师傅启动了引擎。游船先向后退至河中心,然后调转船头向东驶去。进入主航道后,汽笛鸣响,船速加快。两岸围观的市民也伴着汽笛声叫好,并向游船招手。此时,一艘巡逻快艇从旁边高速驶过,掀起滚滚浪花,“魏都号”只是颠簸一下,很快又恢复平稳。
几分钟后,“魏都号”驶抵“莲花湾”水域,驾驶员减慢了船速,小心向北转舵。船头照准春水桥桥洞后,才慢慢加速。春水桥是护城河环通工程中文化气息较重的一座桥梁,桥下挂有八幅浮雕画,为曹操的八大谋士雕像。“魏都号”驶过时,精美的浮雕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驶过春水桥,游船加速向文会桥驶去。与春水桥一样,文会桥也是一座平板桥,但其建有两组桥墩,将桥下的空间分为了3个桥洞。“魏都号”驶抵文会桥前,速度再次减慢,并从中间的桥洞穿了过去。文会桥的桥墩上涂有真石漆,在河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新鲜。
过了文会桥,“魏都号”在护城河东岸的一个码头靠岸。从春秋桥码头到文会桥码头,游船用了十多分钟。
豪华船配有空调和卫生间
乘船期间,记者没有闻到柴油的气味儿,也没有听到引擎剧烈的噪音。“这是因为我们的游船是由电力驱动的!”水上公共交通运营负责人王红辉说,护城河中投放的船只,为仿古电动游船,长9.8米,宽3米,水面以上净高1.92米,共有8艘。其中2艘为豪华船,载客量为12至16人,配有卫生间和冷暖空调;其余6艘则为公交客船,载客量30人。此次下水的“魏都号”和“瑞贝卡号”即为豪华船,“灞陵号”则为公交客船。
运营的路线以春秋桥为起点,桥东侧和西侧各建一个码头,东、西码头对发客船。东码头发出的船只经南护城河、东护城河、北护城河、小西湖、西护城河、南护城河的线路逆时针行驶,最终驶抵春秋桥西码头。西码头发出的船只路线与东码头相反,沿顺时针方向抵达东码头。
按照计划,护城河全长5.3公里,每条船每天要在护城河中跑6趟,每趟用时约1小时。水上观光巴士将作为市委、市政府献给许昌市民猴年的新春贺礼,于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正式运营。运营后每天的起止时间暂定为:夏季每日7:30-18:00,冬季每日8:00至17:30。水上观光巴士的票价已报发改部门核准,获批后将第一时间向市民公布。
未来将建立水上搜救中心
为做好水上观光巴士开通后的服务,相关部门选聘了25名船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从事运营。
市地方海事局局长郑金泉介绍,为给水上观光巴士做好安全保障,该局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并做了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市民的水上安全意识。“此次下水的两艘巡逻艇,就是海事部门为保障护城河水上运输安全而增添的新装备!”郑金泉说,这两艘巡逻艇最高速度达每小时40公里,每天都会在护城河内巡逻,并增派10名遇到紧急情况能以最快速度驶抵现场。随着市区河湖水系格局的形成,通航河段的不断扩大,未来我市还将成立水上搜救中心,为市民亲水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此外,相关部门还动员了社会力量,邀请许昌蓝天救援队参与到护城河水上安保工作中。“为满足护城河中水上救援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增添了专业的救援器材!”许昌蓝天救援队队长蒋耀军说,水上突发事件有很多种,以人员落水居多。以前他们也有过在水上作业的经历,但大都以水上打捞为主,去年以来转变了方向,逐渐向水上救援倾斜。过去的2015年,许昌蓝天救援队曾多次在许昌及周边地区的河流、湖泊中参与救援,最远的一次他们在安徽六安的一座水库中,救起了6名落水者,这都为他们参与护城河水上救援积累了经验。蒋耀军表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计划在护城河中实施一次水上救援演习,增强“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