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粉条是如何做出来的?偶遇现场解疑

标签:
美食情感文化历史旅游 |
2015年的最后一天,一次机缘巧合,让我偶遇到了手工红薯粉条的加工场面,勾起了童年的记忆。
这天,我和朋友一起去襄城办事,忽然想起该县范湖的红薯很有名,遂提议到范湖去买红薯粉条吃。于是,朋友便打电话联络,询问谁家在做粉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们在朋友的带领下,到虎头李的一个村中,找到了做红薯粉条的村民。巧的是,这家的粉条锅正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里面几个工人忙得热火朝天。我连忙拿出手机拍起来。先上图片再说。
芡蛋儿,这是我童年时记忆中的名字,其实就是红薯粉芡沉淀一起的坨坨。记得那时形容女人的屁股好用这个词。譬如,你看那个谁的屁股兜得给个芡蛋儿一样。
开始捶粉条。
红薯粉条,粉条颜色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根据经验来看纯红薯的粉条发黄、发青、都是真的,还有一种白的透明的也是真的,并不是象大家认为的那样只有发黑的才是真的,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我也曾就粉条发黑这个问题专门请教过做手工粉条的老师傅。据他们讲,这和红薯粉芡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把红薯做成淀粉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粉干”的东西,“粉干”就漂浮在红薯淀粉的上面很不容易清理。如果红薯淀粉中“粉干”的量多的话,做出来的粉条颜色就会发黑。在农村做粉条的老人们舍不得把“粉干”扔掉,故意掺在里面,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只有黑色的粉条才是真的。红薯粉条有宽有细,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主家很大方。见我们到来,遂让工人先下了宽粉让我们品尝。
前一篇:因为心存善念,所以能够长久!
后一篇:许昌“红船”元旦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