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他,是一个有风度、幽默的绅士;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年人楷模;他,是一个受人爱戴的好老师;他,是一个在工作上受领导器重的模范;他,是一个慈祥的好父亲……他,就是许昌最早一批婚庆主持中的金牌主持人——李学忠。
学忠自述:
坎坷的人生,
使我积累了丰富经验
婚庆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杰出青年主持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这使我想到了自己做婚礼主持人的艰辛道路。
我今年已经62岁了,但如人们所说的,依旧精神抖擞,活跃在工作岗位上。我虽然已是花甲老人,但仍然做着许昌市烤鸭大酒店工会主席兼婚庆经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请我来主持婚礼。我的主持风格讲究高雅、庄重,还要有幽默感,还好我的声音洪亮、沉稳,能够压得住场。我之所以现在仍然坚持主持婚礼,可能是因为我的主持风格依然让许多人喜爱。这些成绩和我一生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我出生在一个文艺家庭,姐姐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话剧演员,年少时的我曾经也梦想着能当一名话剧演员。16岁那年,凭着资质和努力,我考入了当时的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戏曲表演专业。由于学习成绩优秀,毕业时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的农业科教电影制片厂,当了一名农业科普知识的科教片解说员。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调整,我又被分配到了当时的许昌市第二机床厂,做了一名当时最苦、最累的翻砂工人。经过长期的工作,厂领导发现我的为人不仅忠厚老实,而且是个喜欢读书学习的人,于是把我调到了比较轻松一点的车间,做了一名普通工人。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位厂领导,仍然十分感激他。
工作了几年后,遇到了当时我上戏曲学院时的老校长。在他的帮助下,我被调到了许昌市春秋大剧院放映电影。本以为工作就这样稳定下来,没想到我的声音引起了同事们的关注。同事们都说我的声音像电视广播里的播音员,几次推荐后,单位领导让我试着参加了一次文艺会演,担当主持人,没想到下来后反响特别好,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好评,从此无论什么大小演出,都让我去当主持人。在当时那个年代,电影事业刚刚起步发展,各大影院场场爆满,电影放映前总会播放“观众须知”的广播,而那个时候,几乎许昌所有的电影院都播放着我的“观众须知”广播录音。正是由于前期播音工作和文艺演出主持工作的长期经验积累,才为我后期的婚礼主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以后的婚礼主持事业水到渠成。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说起婚礼主持人这个职业,我特别要感谢的是现在的单位——许昌市烤鸭大酒店,没有这里搭建的发展平台和领导的支持,就没有我以后的婚礼主持人这项重要的事业。1998年,我进入了许昌市烤鸭大酒店工作(当时还被称为全聚德酒店),开始只是从事一些后勤服务。由于早期在春秋剧院主持过多场演出,不少来吃饭的人都认识我,所以经常有人和我打招呼。单位领导十分好奇,为什么我认识那么多人。经了解,单位领导才得知我曾经当主持人的一段经历,因此领导为我换了一份宣传的工作,让我能够做得如鱼得水。1999年,恰逢我一位朋友的孩子结婚,他们想让酒店找个人来讲几句话,于是大家都推荐我上台主持。当时许昌并没有婚礼主持这个行业,更没有专业的婚礼主持人。于是我鼓足勇气上台自由发挥,成功地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婚礼主持。由于第一次没有经验,想想当时的情形,我还心有余悸,因为当时下来后,我的腿都在发抖。第一次的成功引起了许多人的热烈掌声,此后的许多新人也是慕名来让我主持婚礼。就这样,我疯狂地爱上了这个职业,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当时许昌的婚庆行业并没有兴起,于是我自己在摸索中探索着婚礼主持这个艰辛的道路。由于年龄原因,我要想从事这份职业,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在我看来,婚礼主持人首先要普通话标准。有了几次客串主持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有些发音不太标准,于是诚恳地向女儿求教。经过女儿的指点和我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后,普通话水平已经提高很多,在主持中可以运用得游刃有余。形象和台风也是我所重视的,有很多人说我身体笔直,气质十分好,这还多亏了早年我到部队体验生活。婚礼主持人知识丰富是很重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从未放弃读书,文学书籍是我的最爱,还有历史等各方面的书,我都认真阅读、学习。
此后,正是有了在单位的几年积累,让我的主持水平大大提高。2003年,我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参加了河南省第一届婚庆主持人大赛。由于第一次参赛,经验少,于是我虚心在台下看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表演,认真揣摩,吸取别人的优点,避免他人的缺失,终于成为唯一一名代表许昌参加决赛的选手,并一举夺得了河南省婚庆主持人大赛优秀奖,成为许昌市最早的一批金牌主持人。
从那以后,请我主持婚礼的新人越来越多,短短几年,经我主持过的婚礼有上千次。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件珍藏多年的东西,那是一个有上千张卡片的袋子,每一张卡片都记载着一对新人的姓名和结婚日期。除了主持婚礼,我在单位还负责管理许多事务,勤奋苦干,这些都被领导看在了眼里,多次评选我为单位的“劳动模范”和“工作先进个人”。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奋斗的结果,这要感谢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
我要做女儿的好老师,
做妻子的坚实靠山
妻子,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她是一个温柔、善良、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好女人,这辈子娶了她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妻子郑玲为了我的事业,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对我和女儿悉心照顾。30年来,我一直享受着她的这份爱,因此我也同样尽最大努力疼爱着她。
女儿的出世,更让我无比幸福和开心。我是家里最疼爱女儿的人,从小就教她唱歌跳舞。而女儿也特别依赖我,从小到大,有什么心事总会和我说。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我感到十分幸福和满足。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我感到特别自豪。女儿懂事乖巧,工作稳定,孝顺体贴,我这个当父亲的功不可没。在性格上,我从不束缚她的独特个性;在学业上更是如此,我尊重女儿在专业上的选择。女儿喜欢文艺,爱上了钢琴,我为了让女儿发展好自己喜欢的专长,借钱为她买了一架钢琴。看着我辛苦奔波、不辞劳苦地筹钱为她买钢琴,女儿十分懂事,刻苦学习,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毕业后当上了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
我从小教育女儿要为人正直,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我采用的是开放式教育,尽管十分疼爱孩子,但从不过分溺爱,以教育为主,用道理正确引导孩子的身心发展。
年轻时的梦想,
用老年时光去实现
2003年以后,我不仅在婚礼主持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也拓展了自己其他两个爱好——老年模特走秀和戏曲演唱。
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我个头比较高、身材笔挺、气质优雅,被选为职业老年模特队成员。对于这种新鲜的事物,天生有艺术细胞的我接受十分快。老年模特队中男成员本来就很少,可是我并不气馁,凭借自己的勤学苦练,快速牢牢掌握了模特走秀的技巧,成为了老年模特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在2006年3月,我获得了“许昌市首届模特大赛”中老年组冠军;在2006年7月参加“河南省模特艺术团”赴山西晋城全国中老年文化艺术节模特比赛,获金奖。在大家眼里,我算不上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这点我是很欣慰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龄越来越大,我对戏曲的爱好仍然不减当年。在现代戏《朝阳沟》中,我扮演的拴保角色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说我不仅演唱得比较专业,举手投足也是十分的形象。正因为演了这个角色,我在多次参加表演中,获得了阵阵掌声。曾几何时,许多人见到我都亲切地直呼我“拴保”。多年来,我参加过多次戏曲大赛,2004年9月获得“河南省首届戏曲票友大赛”铜奖,2004年12月获得第二届“兆丰杯”戏迷剧团戏剧大赛个人表演二等奖。参加戏曲表演实现了我年轻时当一名话剧演员的梦想。
我在这个单位整整工作了12个春秋,从事婚庆主持人职业也有10余年。单位领导对我的厚爱,让我感受到了自己老有所用、老有所值。我更要感谢我深爱的妻子和女儿,谢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最近几年,婚礼主持行业飞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年轻的主持人,这让我十分高兴和欣慰,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表现,让婚礼主持事业后继有人。我希望年轻一代的婚礼主持人能够把我们许昌的婚礼主持人事业发扬光大,创造出更有品位、更有意义的婚礼。我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大家继续服务,为我的事业永远奋斗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