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悔的青春  不朽的法魂

(2009-08-04 17:06:00)
标签:

杂谈


无悔的青春  不朽的法魂
——追记原许昌县法院执行一庭庭长黄军校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润物无声的真诚;他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只有俯身基层的奉献。
      他,是一名在民事审判、执行岗位默默耕耘多年的优秀法官。13年间,他将青春的汗水与热血播洒在严格执法、维系公正的法律天平之上......
      他就是原许昌县人民法院执行一庭庭长黄军校。
       2009年5月13日,这位刚刚过完35岁生日的好法官,在将自己的病情隐瞒了5年后的这天,终因劳累过度,因患肝癌不治不幸离世,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5岁。
        这一天,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好像是在为他的离去而惋惜、哭泣……
              领导说:“他永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 一件‘“’ 对我来说虽是小事一桩,不妨大碍,却关系着当事人的生死,处理得快了,解决了群众的困难,保护了合法利益;倘拖沓敷衍,无异于拿当事人的生活开玩笑,是一种熬煎。于法于我,则是犯罪。”——摘自黄军校1999年5月4日的日记。
   黄军校出生于许昌县偏僻农村,从小家境贫寒。199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司法学校,是当时村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 1996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许昌县人民法院的一个最偏远的基层法庭,在基层一干就是七年。 2003年,黄军校被任命为民事审判庭一庭副庭长。2006年下半年,业务精、能力强的他被提拔为执行一庭庭长,成为许昌县人民法院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
       “他永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有时不惜用生命去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许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罗文杰说,无论是在审判庭或是执行庭,黄军校所经手办理的案件每一件都是“铁案”、精品案件,没有一位案件当事人提出过异议。
             2007年5月份的一天,黄军校带队前往开封市办理一起异地执行案件,在冻结开封一家企业账户时被对方发现,遭到了该企业员工的围攻,执行人员被挟持到一家宾馆内扣留了2个多小时,随行的司机也被殴打受伤。后经多方协调后,黄军校一行才被脱离危险,回到许昌。几个月后,黄军校重新制订了执行方案,再次冒险带队前往开封,终使案件得以圆满执结。当当事人从法院领回几十万元的执行款,并得知黄军校被围攻的经过后,这位当事人顿时满含热泪地说:“你们为了追回我的欠款,真是连命都不要了啊!”
        然而,法院的同事和当事人并不知道,那时的黄军校患有肝病已经3年了,就在从开封回许昌后,他悄悄地去附近的诊所打了一瓶点滴,待面色和精神恢复了一点后,才“精神抖擞”地回到了家中。
        其实,早在 2004年10月,黄军校在法院组织的体检中就被发现患了肝炎,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军校就将病历悄悄地锁进了抽屉,连妻子都没有说一声。几年来,但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一心扑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上。在他执结的 数百起案件中,无一件错案发生,案件优秀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许昌县人民法院院长孙福现说:“黄军校是全院唯一一个从没有请过一天假的人。”
     许昌县人民法院的门卫说:“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军校的办公室在亮着灯,他是全院走得最晚的人。”
      同事说:“他是一个低调而廉洁的人!”
     “钱与法、权与法、情与法真的时刻在考验着我们,尽管金钱可以买走许多东西,但它买不走一种精神与责任。 对于挚爱的事业,我要使肩上的‘天平’永远保持一尘不染。”——摘自黄军校2007年7月8日的日记。
   作为一名法官,手中执掌着国家法律的权利,时常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钱与法、权与法、情与法的考验。黄军校自从穿上法官服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地知道自己胸前的天平有多重。
       许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罗文杰说:“军校不喝酒、不吸烟,对自己要求很严。”
       有一次,一位当事人找到罗文杰反映说:“黄军校这个人很‘圣’!”一听此言,让深为了解黄军校的罗文杰一下子就楞了。原来,这位当事人是一位交通肇事者,受害人是许昌县将官池镇的一位居民,案件进入法院程序后,由黄军校接手办理。于是,这位当事人就找到黄军校提出,在赔偿标准的划定中,按农业户口标准进行赔偿。由于当时将官池镇已经纳入了城镇规划内,农民均已转为非农户口。面对这位当事人的要求,黄军校一口回绝道:“只要是我办理的案件,你就别想这个门儿!”
       黄军校和妻子桓黎是高中同学,老家同在农村。二人结婚后,于2000年借钱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居住。从此,夫妻二人每日省吃俭用,用自己的工资攒钱还账,一直还了6年的时间。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黄军校的妻子桓黎穿了一件深蓝色带白花的连衣裙,脖子上戴着一条色泽暗淡的项链。她告诉记者,自己身上的衣服和项链都是军校去年给他买的,衣服花了50元钱,项链花了20元钱。当时军校对她说:“老婆啊,咱买不起白金项链,先买一条假的戴戴吧,等把账还齐了,有钱了再给你买条真的!”回想军校生前的一幕幕,桓黎顿时泪眼婆娑。她说,军校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存折上能够攒够5000元的闲钱”。
      许昌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陈展是和黄军校同事多年的好战友,提起黄军校,他说:“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有啥困难都不说,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妻子说:“他在病床上还惦记着工作!”
       “躺在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我一直以为是遥远的事情,谁想竟不期而至,又这么快!现实超越了梦想,啊,就当是在生命的驿站里吧,休息一下,也好!”——摘自黄军校2009年3月30日的日记。
       今年3月23日,黄军校带领几位同事到河街乡执行案件时,突然觉得腹部疼痛难忍,直到实在无法支撑时,才给妻子打电话:“我很不舒服,可能是累的了。”接到丈夫的电话,妻子桓黎立即赶到法院将她拽到市中心医院检查,经医院确诊,黄军校的肝炎已经转化为肝癌,肝右叶大面积弥漫性损伤,已经到了晚期。此时,桓黎方才知道军校将自己的病情隐瞒了5年之久。
      当妻子办好住院手续,让他到单位请假时,军校却以“要安排好工作”为由,拖到3月26日,才离开战斗了多年的法院,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黄军校不止一次站在病房的窗前,朝着许昌县法院的方向眺望,经常向妻子念叨:“等病好了,我得赶紧到法院上班,执行庭本来人手就不够,少了我可够他们忙的。”
      直到去世前几天,黄军校还惦记着手头几个未执结的案子。他专门打电话给同事伽长生,向其询问几件案件的办理进度。黄军校还多次向罗文杰表示,自己因病耽误工作,内心感到很愧疚,等自己身体好转一些,希望可以上半天班,边治疗、边工作。
       当许昌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福现来看他时,黄军校流着泪说:“今年我们庭本来打算提着劲儿争取集体二等功呢,我这一得病耽误了工作,拖了院里后腿。”面对即将永远离去的得力爱将,病痛那么难忍,还一心想着法院的工作,孙福现几次都强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
      5月10日,黄军校被确诊为癌病灶堵塞胆管,最多只有10—15天的生命,不知道内情的他还对领导、同事内疚地说,自己的病连累了大家,让大家操劳了,躲过这一劫后要更好工作。
      5月12日,他已经奄奄一息,但还惦记着整个庭里的案子执行得咋样了。
      5月13日凌晨,年仅35岁的黄军校带着对工作的牵挂和对亲人的眷恋,离开了人世……
     许昌市中心医院的肿瘤科专家刘润森惊叹:“从确诊到去世不足两个月,没见过如此飞速发展的肝癌病例。”
      而熟知他同事们说:“黄庭长是累死的,他的工作量太大,压力太大……”
     这就是黄军校,一位坦荡无私、满腔热情的基层法官;一位默默奉献、不知索取的普通执法者;一位用无悔的青春坚守在公平正义一线的平凡的法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