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知识组成,在分值分配上分别为120分、108分和72分。三科试题如何作答?哪些细节导致考生失分?备考中,考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我市曾参加高考理综阅卷和执教高三多年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老师为考生建言献策。
○物理
“精练”、“泛练”相结合,注意归类总结
在高考中,理综3门的总分是300分,物理占12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昌高中的万治功老师认为:高考试卷,“易、中、难”3种题型所占的比例一般是50%、30%和20%。许多同学由于在后两种题型中失分较多,觉得物理特别难学,其实不然。因为无论高考的题型如何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考试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只要自己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全面,透彻理解各种定理、概念、公式,将其适当归类总结,并注意区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特殊性,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有的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都有意识、无意识地搞“题海战术”,希望通过反复训练,机械地记住每种题型的做法,在高考的时候“对号入座”,甚至直接“撞”上高考考题,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除明确反对“题海战术”外,许昌高中的刘伟老师认为,复习物理,可以采用“精练”、“泛练”两种形式。“精练”适用于未见过的题型,里面包含对概念、公式、定理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应该毫不可惜时间,认真去想,认真去做,并争取做到触类旁通。“泛练”则适用于自己比较熟悉的题型,只要掌握其解答方法,就不必拘泥形式,步步列举,详细解答。越接近高考,“精练”的时间就应该越多。
一句话,高考不是考你死记硬背了多少东西,是考你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这几种能力足够好、足够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化学
四类试题作答有技巧
许昌三高的化学老师秦喜超,执教高三化学多年,曾参与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有机类试题的评阅工作。
“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一些细节导致考生失分,很可惜。”秦老师说,“专家拟定答案时是以教材为依据,考生答题时应尽量以教材上出现过的知识组织答案,严格执行各种答题规范,注重细节,减少随意性,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他说,如有机类化学试题中,语言表达方面出现所答非所问,试卷让写乙醇名称的,考生却写成了乙醇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个别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出现错别字等;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中多写或少写碳链上的氢原子,写长或写短碳链,不写必要的反应条件或写错反应条件,多写或漏写“水”等。
针对Ⅱ卷中的题型,秦老师提出了作答和备考中考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无机推断类试题,考生需把握好突破口。备考中,考生要对特殊颜色、特殊气味等特征,高温条件的方程式有哪些电解条件,一种物质分解产生3种物质的,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等内容不断进行总结。作答时,考生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根据得出的结论顺藤摸瓜,层层深入。
二、有机推断类试题,考生需要注意有机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既要把烃和烃的衍生物、其他糖类等有机物的知识点编制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又要熟练掌握有机反应的条件,很多反应条件可作为有机物推断的突破口。
三、化学实验类试题,考生需要牢固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不够。作答时,考生要尽量使用经典的学科语言,如怎样洗涤沉淀,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气体的纯度,都要用很规范的语言作答。一些考生用自己的话作答,虽然意思对,但往往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造成失分。 另外,在实验题部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类题型考生需要加强训练,因为这类题型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一致,出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备考时,考生应回到课本,把书本上的重要实验认真阅读一遍,有机会的话多看实验仪器实物和实验录像。
四、其他部分试题,从去年的此类题型来看,考生需对新情景下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多加练习,不断总结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另外,考生也需对穿插在作答过程中的计算高度重视,去年很多考生因计算错误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平日训练中,考生要规范答题步骤,提高计算准确率。
○生物
内容虽少,理解要深
在理综涉及的3门科目中,生物的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长期从事生物教学的许昌高中高三老师汪洪义认为:生物的特点就是得分相对容易,但想得高分也很难。近几年,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在40分到50分之间(总分72分),能考60分以上的考生占的比例很小。
举例来说,每年高考最后的两道大题,一般考的是“代谢与调节”、“遗传和变异”两个知识点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一道题,分值一般在20分左右,基本上占总分的1/3。在书本上,关于这两个知识点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内容理解不深、不透,不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这两道题很可能解答不完整。只有全面掌握各个概念,深入透彻理解各个知识点,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衔接起来,进行深入思考后在头脑中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网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理想成绩。
○建言
理综备考、作答注意事项
对于如何备考和作答理综,襄城高中多年执教高三的张绍康老师说,“夯实基础、紧抠主干”仍是重中之重,老师讲的、资料编的都是别人的知识系统,要想灵活运用必须使之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理科综合没有一定“质”、“量”的练习作支撑,拿高分恐非易事。考生不但要“练”,而且要“悟”。悟命题人意图,悟命题规律,悟解题思路与方法,悟出错原因,悟避免再错的措施,悟变换角度考查的可能性。鉴于考试的限时性,应定时定量训练,确保速度、准确度、稳定度。
张老师称,从教学实际看,有一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和基础知识都比较好,但在考试当中又很难拿高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书写不规范,如化学元素符号以及其他化学用语的使用,每年都是高考中失分的“重灾区”。物理 字母符号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潦草。
二、卷面脏、乱、差,丢失印象分。
三、步骤不合理,结果“对”而分“不满”。
四、答题缺乏学科特色和语言。物理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等用词要准确,阅卷时“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等错误说法时有出现。
五、审题不认真,选“不正确”项误选“正确”项,写出该“物质的名称”而误填了“化学式”。
六、低级错误不断。诸如笔下误,专业用语出现错别字,“苯”写成“笨”,“金刚石”写成“金钢石”等。
七、答题顺序不合理,没有适合自己的“理、化、生”三科答题顺序;时间分配不科学,在某学科耗时 过多,耽误其他学科“易题”的解答等。
许昌高中的刘伟老师说,去年他参加了近万份高考试卷的评分,看到许多试卷上都有不少题目空着一字未答。许多考生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时间紧造成的。因此,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