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记忆之不吃大米饭

(2007-04-26 18:06:00)
标签:

杂谈

“啥饭?米饭。不吃,滚蛋!”这是我记忆中家乡人对不吃干米饭的人的戏谑。

或许是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的缘故,我从小就喜欢吃面条和馒头,而对那在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偶尔奢侈一会才吃一次的、白花花的大米饭,我却从小就不爱吃。这种不爱不是能够勉强地吃一点,而是根本就不吃,虽然看着家人吃大米饭时那津津有味的样子,偶一点也不被诱惑,反之则是独自一人泰然自若地坐在一边,就着菜吃馒头,全然不为那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饭所动。为此,家中很少吃大米饭,如果实在想吃要不就是趁我不在家是蒸上一次米饭,要不就是在蒸米饭的同时也为特别地馏上几个馒头。

这样的格局一直维持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年的夏天,我这种特殊的习惯才被打破。

记得那年夏天,在奶奶的嘱咐下,我骑自行车到离我村不远的姑姑家中走亲戚。说是姑姑,其实他是奶奶的外甥女,由于奶奶一生没有女儿,这个姑姑待奶奶特别亲,逢年过节都要到我家来看望奶奶,就想奶奶的亲生闺女一样的亲,直到现在。

那天中午,我到姑姑家中后,正在地里忙碌的姑姑见到我连忙回家,亲热地与我打了招呼并询问了奶奶的身体状况后,洗手就去做饭了。也许是当时农村没有什么特别的来招待我这个侄子,姑姑思来想去之后决定蒸米饭。但这一切我都不知道,因为我当时只顾和当教师的姑父说话。等我感觉到饥饿的时候,姑姑走进堂屋,拉开桌子,端上了两盘菜后,给我端来了满满地一大碗白米饭。看到喷香的大米饭,我顿时楞了,但还是下意识地伸手接了过来。由于当时年龄小,加上不愿意抚了姑姑对我的好意,我忍了几忍才没有说出自己不喜欢吃米饭的话。无奈之下,在姑姑姑父的热情劝让之下,我拿起筷子慢慢地向嘴里扒拉着米饭。虽然姑姑蒸的米饭恰到好处,十分软香,但米饭进了我的嘴里之后却没有什么感觉,真有股味同嚼蜡的感觉。在经历了漫长的咀嚼过程后,一碗米饭终于被我吃完。刚刚放下筷子想喘口气的我,忽然听到姑姑说:“来再盛一碗。”“不,我已经饱了。”听到姑姑的声音,我连忙说,并用双手盖住了面前的碗。可姑姑边伸手一把夺过碗去,一边说:“这么大的小伙,吃一碗怎么成?”随后,又一碗米饭摆放在了我的面前。看着这碗散发着香气的米饭,我不由地再次皱起了眉头。但一想起父亲、奶奶的平时的教导:作客吃饭时不可挑挑拣拣、不可剩饭等时,我不得不极不情愿地再次拿起了那双沉重的筷子……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去姑姑家了。”这是我回到家中对家人说的一句话。当得知原委后,奶奶、爸爸、妈妈顿时大笑起来。不过,自此以后,我对大米饭不再特别地反感了,偶尔也能吃上一碗了。

前几天,在奶奶生日的那天,吃过饭后我对姑姑说:“姑啊,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是你改变了我那不吃米饭的坏毛病。”听到这话,姑姑一楞,但听了我和奶奶的解释后,姑姑当时就笑说:“咳,当时我也不知道情况,只想着侄子来了,做顿好吃的来招待你啊!”

而今,想想当时的情景,虽然那两碗大米饭对我来说不是最爱,但其中包含着姑姑对我的亲情和关爱却是最真切的。一直到今天,每当想起这次经历,我都会被一股浓浓地亲情所感染。

上一篇:
下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家来人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