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倾听、接纳孩子的感受

(2013-05-27 13:48:08)
标签:

南充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中心

无忧树心理

分类: 亲子育儿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的感受和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真实的感受,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孩子的感受!接受孩子的感受,是有效沟通的法则之一。


     然而在家里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回到家里,父母可能说:“你太粗心,丢太多分。”“你考前没认真复习,准备不充分。”“你太懒了,勤奋点,努力点,就不是这点分了”“你没必要这么难过。”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时,会感到困惑、愤怒。同时父母这样的行为也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怎么接纳孩子的感受呢?还是以上面的情景为例:孩子考试考砸了回到家里,一脸的失望夹杂着忧愁。进客厅看到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对妈妈说:“考试考砸了。”妈妈A目不转睛瞪着电视说:“哦。”妈妈B转头说:“又考砸了?”妈妈C:“你没必要这么难过。”妈妈D关掉电视节目,坐到到孩子身边说:“你好像有些失望。”

以上四位妈妈的反应传达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A让孩子觉得,比起自己的考试事件,妈妈更关心电视节目,孩子感到更多的失望。B让孩子感到被指责。C让孩子感到困惑,不被理解。D让孩子感到关注和理解,因此孩子可能更愿意向妈妈D谈一谈有关考砸之事。

孩子继续谈:“这科这次才考了59分,居然都没及格,太难看了。”妈妈D:“嗯。”孩子:“科排名下降了17名。”妈妈D:“嗯。”孩子:“最后那两道大题,几乎没得分。”妈妈:“哦。”孩子:“那个知识点我没掌握透,刚好这次考试在这个知识点上分数分配较多。”妈妈D:“是这样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接受孩子的感受,不仅是亲子沟通法则之一,还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苦恼。透过上述情景可以看到接受孩子的感受需要做到几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听;说出他们的感受;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可以看到,比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态度,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全神贯注地听,而不是一边做着什么,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孩子会感受到尊重,关注,接纳,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更愿意谈自己遭遇的困扰。

从上述情景中可以看到,孩子在妈妈D的回应中,慢慢梳理自己的感受,查找问题的原因,开始着手帮助自己走出来。说出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安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