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情
(2010-12-20 17:45: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文集 | 
苏晓波感言:
 
所谓“共情”,就是“成为”共情对象的瞬间。
 
共情的质量,取决于“成为”的深度。
 
瞬间“成为”,快速撤出,叫做共情;
 
长时间“成为”而不能自拔,叫做治疗师的移情。
 
徐筠感言:
 
共情:逐渐发现无我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
共情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别人心理生活的任何可能性。
 
共情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的技术处于十分核心的位置。
 
无我,就是因为一切(特别是指自身、心)都是因缘条件的合和聚散离合,所以并没有主宰者,没有绝对为我所
 
有者。
 
无我,并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对自身清晰了解后的一种生命的释然,放下了自以为是的确定感。
 
有了对无我逐渐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共情因此有机会真正发展出来。
 
共情不意味着一定精确的理解对方,而是指能够真正学习者开始放下了“我”,愿意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并从这
 
些声音中去知晓另一个生命过程的体验。
 
所以,共情,可以视做一种无我的心理功能;而共情能力的发展,意味着对生命的无我的理解之深入。
 
共情,无我的一种功能,一种真正意义的慈悲。
前一篇:被动攻击的10大风凉话
										后一篇: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李子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