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心理治疗(转)
(2010-04-25 16:25: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禅与心理 |
禅学是佛法的基本训练方法。透过静虑沉思,导入禅境的媒介是“进入α波的思维”,就是让身心进入一种大脑细胞同步放电状态。无论行、住、坐、卧若都能够保持这一种感觉,就是进入了禅的状态。
禅的训练方式可以从一个思维进入禅境,“参话头”也就是想着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让脑部每一细胞去思维同一个“简单、无解的话”。因为全身上下每一细胞都进入相同思维,发出的频率也一致,身体就会进入统一纯化的能量场,这一能量场不仅能输通机体管线(血液管线、气流管线、能量管线、神经管线),也能发挥心理治疗功能。
(一)心理学
1、精神分析:过去(包含前世今生)情绪记忆仍会影响现在,许多无法察觉的档案潜藏在潜意识中。人类的许多心理困扰问题,可以从潜意识的内存空间做改变,而达到意识层面实质的改变。
2、肌肉松弛法:可以达到放松效能,也是进入禅定或催眠的良好媒介。
3、此时此刻:重视此时此刻当事者对情绪、能量之感觉,以做诊断、推演、归类、及自由联想。
4、完形治疗的概念:重视个体的完整性、及能量阻碍的处理型态。
5、认知心理学观点:个体的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脑、心理机制等具有如计算机讯息处理的功能。
(二)气功与精神能量融入的概念
1、中国传统气功掌握且重视精神能量的流畅与生长。
2、情绪只是各种不同能量形态的呈现而已。
(三) 以“脑波α波”的思维
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着,而成电器性的震动或摆动。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脑中的电器性震动我们称之为脑波。脑波或许可以说它是由脑细胞所产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脑细胞活动的节奏。
国际脑波学会就针对不同震动的周波数,定以α、β、δ、θ之名。
α波: 8-14赫兹(_1秒内振动8-14次), 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
θ波: 4-8赫兹,与脑部边缘系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入定态”。
(四)佛光禅普照法
二、“禅”的实用性
1、净化作用 :
进入禅的运作,可以使精神能量体纯化不混杂。
2、扫毒功能:
当进入禅的运作,能量一直在流动且不滞留,所到之处,会将阻塞打通。个体过去许多不良档案,大都呈现能量滞留状态,当进入禅的量能流动,会被扫毒除净。扫毒之后,身心灵因能量的畅流无碍而感到舒服轻松,又因烦恼消失而感到无事一身轻。
3、统一作用:
将异于个体的干扰磁场变成统一的磁场,个体内在就不会有许多纷乱吵杂的声音,安定感自然产生。
4、破除心理疆域:
个体因内在或外在因素造成许多心理冲突或防卫力量,在能量场的角度来看,这些档案事件,会形成大大小小紧紧的能量团,滞留在脑部、内心、腹部、或其它部位、甚至于将自己身体紧紧包裹起来。
当个体进入禅的运作时,会快速将这些能量外围疆域瓦解,身心进入柔软的状态。
理论过程:
1、先让全身进入禅的状态:
全身上下内外每一分子进入统一的思维、或相同频率、或浸在佛光中。
2、提取困扰档案:
去思维困扰事件,这些事件皆视为个体的记忆文件,这些档案会因当事人进入思维而被提取。提取之后,当事人会感受到该事件所引发的情绪波动,甚至于景像历历如前。
3、再让干扰档案区间的频率统一:
去思维档案区的每一分子也一起进入禅境(相同的思维、或相同频率、或浸在佛光中),当档案区完全进入禅境时(达到相同思维、频率、或浸入佛光中),这一区间困扰的问题也会随之消失,身心也同步获得安定。
四、实际操作程序:
1、肌肉松弛:肌肉松弛练习三次,同时释放焦虑能量。
2、禅的思维进入θ波→引导全身每一细胞同步释放θ波、身体接触的空气分子也同时进入θ波频率。
以θ波去包围过去种种焦虑情境,让每一情境中的自己也一起释放θ波。
(当个案被引导联结到过去失眠情境的干扰能量时,个案头脑的上方有零落且高温凝结的能量在窜动,令头部上方有紧绷的感觉。'当能量场逐渐进入统一θ波的运作时,这些高温凝结的能量转为常温柔软的能量,于是个案净化的能量开始由头部向上方远处时空扩展,这时候,滞留在不同时空的能量开始回流,能量的回归令个案的身体由头部往下方开始明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