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沉浸在缠绵悱恻的黄梅阴雨天中,据说七月初就会“出梅”,之后将迎来真正的炎炎夏日。一般到了盛夏,即便是平时不注意防晒的朋友也会突然开始关心如何更有效的防晒。趁着今天有些闲工夫,来说一下“化学防晒”与“物理防晒”的区别,相信看过这篇文章后一定会解答你平时防晒中一些小疑问,若有能有恍然大悟之感那我更是受宠若惊,只希望看了这篇文章你能选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防晒方法,任何好坏的反馈记得及时告诉我。。。先祝各位夏安咯。
化学防晒
化学防晒是以化学物质在紫外线抵达皮肤表面时将其吸收,并将紫外线油光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吸收UV的化学成分包括Avobenzone(阿伏苯宗,又称Parsol 1789)、Oxybenzone(氧苯酮)、Octisalate(水杨酸盐)、Benzophonone(苯甲酮)等。近年有研究显示,有部分化学防晒剂可能会渗透肌肤,干扰人体荷尔蒙,其中Oxybenzone还有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的潜在威胁,有科学家指出应该防止儿童使用含Oxybenzone的防晒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强调儿童防晒品最好用专用的适合儿童配方的防晒品。
喷雾及粉状的防晒产品,其一是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认为使用者难以适当的使用,所以难以确保皮肤获得足够的保护;其二是防晒粉和喷雾配方多含有纳米锌及钛,容易被吸入肺部,可能导致肺炎。美国著名环保组织EWG(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每年均会发表甚具权威性的防晒产品报告,EWG报告中并不建议使用喷雾及粉状防晒产品。
化学防晒品一般质地轻盈,涂抹后肌肤没有明显厚重感。
物理防晒
使用如氧化锌(Zinc oxide)及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俗称钛白粉)等天然矿物质,如镜面般在皮肤表面形成反射紫外线的屏障。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有机防晒”,指不含化学紫外线吸收剂、有害的合成防腐剂、石化成分、人工成分、人工香料、人工色素及其他有害化学物。
物理防晒有两个缺点是,一个是颜色偏白(有的甚至会容易给衣服“染色”),第二个是质地偏厚重和油腻,不易涂抹开,因此可能使用感受会略差一点。
另外,还有广义的“物理防晒”指的是不用防晒剂,而是通过撑防晒伞,戴帽子、墨镜、口罩,穿长袖长裤等来做防晒工作,进一步减小对肌肤的敏感。
总体而言,对于敏感肤质、容易过敏的朋友或小朋友,或者是关注化学防晒剂潜在风险的人士,物理防晒相对是比较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