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未来路

标签:
时尚 |
《美容未来路》的预告贴出来后就收到问讯不止,无法通过一两千字尽数未来美容趋势,只是就现象说感想,也算是对2012年化妆品行业的总结篇之一。
(如下文字完成于2012年11月,文字非刊登于《T4》最终版文字。《T4》杂志投放在首都机场航站楼所有高端消费区及8个外省机场航站楼同步投放)
前两天和一位来自一线时尚杂志的美容总监聊天,在得知我准备从品牌公关转型做美容行业观察员后,问了我一句:“你觉得未来中国美容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中国美容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说未来,势必先看今朝。我想起不久前和另一位做广告销售的朋友下午茶,谈到广告投放这件事儿,他感慨不已:“这必须找化妆品啊,你看地铁里的那些广告,整面整面墙包下来的,哪个行业现在比得了化妆品?”化妆品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程度,可见一斑。
几乎从千禧年之后,欧美日韩等国外化妆品巨头纷纷加速了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有从代理商手上收回近十年代理权自己直营,有开辟新型销售模式大规模深入二三线市场的,有新成立在华子公司外加大兴土木在华创办研发中心的,更有甚者直接把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香港等地迁至上海或北京。本土美容品牌也大举崛起,百年老牌换新茶,新概念本土品牌前赴后继,整个中国美容行业呈现出中西合璧、共生共荣的繁华景象。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上一周,全球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集团刚刚在中国香港发布了集团第30个品牌,亦是集团原创品牌的Osiao,这是一个将中药和美国营销学捣碎了糅合在一起的现代混合品牌,研发地设在东京,消费群直指中国市场。据说这个品牌从研发到诞生的过程是该集团近5年来最大的商业机密,项目启动之初便用了一个迷惑人的“Project Flow”来命名,意为中华精髓之“气”,品牌的产品中除了传统外用在脸上的化妆品瓶瓶罐罐外,更有了含中药成分的口服药,倡导由内而外的调理观念,频频向中国消费者示好。
另一个故事也发生在最近,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关于服用欧莱雅集团与雀巢集团联合研发的胶原蛋白饮品,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兴趣,之后有大量的来自美国的粉丝给我留言,问我如何在他们所在的区域能够买到这个东西。我帮着一起搜索了一下,终于很艰难地在Amazon上看了该品牌的一个产品,却没有我喝的那种胶原蛋白,便做了简单的回复,之后又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网友大叹:“哎,美国买不到,加国更不用提啦!国内现在好东西多啊!”
其实早在2006年,全球著名化妆品集团资生堂便专为中国女性研发了一个全新品牌——悠莱Urara,这几乎是首个全球化妆品巨头专为一个市场定制的品牌,而且全系列涵盖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美白护理、毛孔护理和彩妆等产品,精细而丰富。
今年年初,大牌Chanel专为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Chanel CC Cream。Chanel无法躲避中国美容市场对BB Cream的狂热,又为了显示独特尊贵,“擦边球”了一款新产品并仅在中国市场售卖,这引得我在海外的朋友直喊帮忙代购——这海外代购的行为终于强势逆行啦!
说到这里,未来中国美容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渐渐明朗——中国市场必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并加剧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与目前全球经济走势及资本市场流向相符,更与中国女性(当然也包括广大男性朋友)前所未有地对“扮美”这件事情投入无比的热情和心血有密切关系。而事实上,如果你常去国外,看到日韩、欧美等地商场和药妆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或者仅是境外的香港、澳门的一些你从未看到过的药妆店、化妆品品牌、产品,你便知道,我们的美容之路才刚刚开始。
更何况,美容也不等于化妆品,我们倾入了太多热情在化妆品方面的发展,而美容的内涵太广泛了,我和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美容总监聊到,就目前中国市场的这种发展态势,尤其是人们或主动或被动追求“成功最大化,实现最快化”的价值观驱动下,那些大多数仅能渗透肌肤表皮层的化妆品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求新求快求结果”的大胃口。接下来,我们必将迎来一波可以预期到的“微整形”风潮——无需大动干戈,却比再昂贵的化妆品美肤效果来得立竿见影的美容手段,这——太适合这个市场,适合这个时代,适合大多数人的心态了。
欢迎在微博上关注@Shang_上
http://s4/mw690/63b3a3dag03d05efe4f4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