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怀疑人生的论文
石毓智
很多读者,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一听说文章的作者是个“长江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座讲授,如此等等,自己的智商立刻归零,顿时忘记自己还有阅读中文的能力,感激涕零地摘下自己的手表交给文章的作者,激动地向远方的作者说道:“我这个智商以后也就看不懂手表了,大哥你把这个也拿去吧,谢谢啦,缘分呀!”然后自己感动得两眼泪汪汪地坐着从赵本山那里买来的轮椅走了。
下面继续谈潘海华和叶狂发于《当代语言学》2015年3期的一篇16页的长文,题目是《离合词和同源宾语结构》。
其实,潘海华和叶狂(2015)就是建立在对现代汉语两个词语的简单理解错误之上,他们16页的论文都是从这个简单语文错误演绎出来的。两位作者制造出一个“不是人话”的基础形式“我帮忙了他的帮忙”,其中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把下面两个意思相反的名词短语看成同义的:
(一)他的忙
(二)他的帮忙
在上面短语一中,“忙”指的是“事情”,是一个名词,“他的忙”就是“他的事情(his
business)”;这里的“他”是受事,即被帮助的一方。然而,上述短语二中,“帮忙”则是指一种行为,“他”是施事,“他的帮忙”就是“他所提供的帮助(his
help)”。也就是说,作者实际上是把“his business”和“his help”混为一谈。
潘海华和叶狂文章的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对上述两个名词短语的错误理解之上。好多年轻朋友读到这种文章,立刻忘记自己具有读懂中文的能力,并从此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笨搞不了这一行,开始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从此失去了上进的勇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