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青所“倡设”的理论,我已经评了不少啦。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刘的理论不靠谱,可是还揭示了一些语言现象,那也算是一种贡献。可是我很纳闷,刘所长一天到晚不知道忙啥的,连自己文章的例子都生吞活剥,错得不着边际。这方面问题太多,我只拿刘文中的一个段落来分析给大家看看,其他的留给广大读者去欣赏了。
刘所长在《世界汉语教学》(2012)这篇杰作中,如是分析量词的:

短短这段话有多少问题?
①说“个个”表示“全称”没有问题,然而“一个一个”和“两个两个”是表示方式状态,并不表示全称。前者对应的英语是everyone,后者对应的英语是one
by one或者two
by two。
刘所长所举的例子“一个一个进去”,那意思是“不要两个一起进去”,并不是“全称”。刘所长的“一一进去”也不是全称表达。
刘所长所举的“公园里红花朵朵”,那时说红花很多的意思,也不是指“全称”。“田里的稻草一堆一堆的”,也是指状态,没有“全称”的意思。
②
刘所长表达上的草率随意。刘所长用了“一C一C(一个一个)、NCNC(两个两个)”。这里的C应为classifier,N应为numeral。那么,“NCNC”就应该包括“一C一C”,难道“一”不是numeral?
③
请问刘所长,“人”在现代汉语中那种用法是“兼量词”的?我写过文章详细讨论“人人、事事、处处、时时”何以在现代汉语中可以使用,因为它们的高使用频率把1500年前的语法现象保留至今天。可能刘所长怕人联想起他看过我的文章,所以这里故意去掉了“事事”。
缺乏监督是导致腐败的根源,政治界和学术界都一样的。很多腐败分子的“跋扈”是被大众“怕出来的”,人们都怕这种人,都躲着这种人,都不敢指出这种的问题,才会出现这种极端腐败现象。最近我写了一组文章,有些不知名的学界人士给我来函,连刘丹青的名字都不敢说,就用“那个人”代替,甚至连刘所长“倡设”的伟大理论也不敢说出,就用汉语拼音来替代。
中国的汉语学界令人寒心呀!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