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毓智
石毓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41,412
  • 关注人气:14,0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身份证学语文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第17讲

(2015-07-19 21:54:53)
标签:

365

教育

分类: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100讲

看身份证学语文  ——暑假提高中学生语文第17

 

作者  石毓智 

 

         身份证在今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每个人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证件。然而,就这张小小的塑料卡,上面本来也没印几个字,竟出现了明显的用词错误。如上图所示,正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证”,背面则是“公民身份号码”。这两个表述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

 

     ①两面的用词为何不一致?

     ②“居民”和“公民”到底哪个对?

     ③“身份”怎么能被编成号码?

 

         先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公民: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居民: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如“街道居民”。

 

        可见“公民”和“居民”的意思是不同的,“公民”指的是国籍,“居民”讲的是居住地,而且“公民”是比“居民”外延大的概念,比如“北京居民”就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之内,而且这两个词是不能互换的。一个侨居海外几十年的中国人,只要没有加入其它国籍,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显然,身份证的正面应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证”,这样既用词正确,又保证了正反面的用词一致。

 

        “公民身份号码”这个表述也有问题,应改为“公民身份证号码”,中间应加一个“证”字。“身份”是指人在社会上或者法律上的地位,属于抽象的资格,怎么能够用号码来排序?比如“他没有亮出自己的身份”,“他以私人的身份出访”,这里的“身份”都不可能被编号的。然而,只有“身份证”这个具体的证件才能被编成号码。在现实生活中,谁也不会这样说:“喂,你的身份是多少号码?”道理就是前面说的。

 

           我在武汉的户口薄上有一栏是“公民身份证件编号”,这就没有问题啦。

 

        《论语》中记载这么一则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多年后,卫国召他去执政。子路就问老师:“人家请你去,你准备咋办?”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回答道:“正什么名!老师您太迂腐了!”孔子很生气,批评子路道:“不知道就别乱说!”孔子也许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国家的乱象往往表现在名称的乱用上,要使国家恢复到有序和谐的状态,必须首先纠正那些遣词造句的名称乱象。孔子的观念仍具有现实意义。

 

        像人民币、身份证等如此重要的东西竟出现明显的语文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过去的一些社会乱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