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于对教育的关注,前几日购买了一本石毓智博士著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并初读了一遍。
石毓智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在国内及国外大学学习、工作多年,因此,这本书主要是从作者对中国古代教育、现在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代表作者自身的观点。读后的感觉,作者对《为啥中国出不了大师》从东西方教育传统、大众思维、面子、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对出大师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个人见解,很多分析是绝对的有道理,从某种角度,应该找到了答案,但作者并没给出“中国该如何培养大师”的意见。
我特别赞同作者对读书的意义的探讨意见,现在大家的生存压力都大,所以生存、工作是任何一个读书人的首要任务,读书并且毕业后找个好的工作,至少在目前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首要目标。社会的这个环境,限制了很多人的个性追求,也使很多人感觉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我认为,在古代包括解放前,读书的人少,社会需求很大,因此,大学毕业后,根本不存在生存的压力,而现在,读书的人太多,只要不是有很顶尖的能力,毕业后想要大的发展,还是很难的事。
我也特别赞同作者对“知识就是力量”的不同意见,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读书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自主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这些能力,走出社会,才能立足这个社会并能发展。当然最基本的能力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家长可以好好了解一下,现在单位的招聘,有几个是看你掌握知识的情况?学富五车照样找不到工作,单位需要的是具备一定基础,有一定经验并且能力强的员工。现在就是高考,也不是单纯考查知识,把高考大纲拿来读一下,满纸的“能力”。
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孩子个性、智力、性格各不相同,没有完全实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实用型图书。家长只有广泛阅读类似读物,了解教育的真谛,才能给孩子做好未来规划,并将这个规划进行有效的实施。在孩子的培养上,走正确的路永远比走好路更重要,就像将军指挥打仗,正确的指挥永远比前线战士努力拼命更重要。
书中还就很多教育的观念进行了探讨,因此,强烈建议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
本书也有缺点,首先,我觉得纸张和印刷不对劲,拿在手上有粘附感,翻阅读起来总不舒服。其次,书中有些例子重复,说名这本书不是作者和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作品,也难怪,现在读书的人少,纸质书籍的印数少,出版社也是企业,因此即使有稿酬也低的吓人,写书能否获得经济收益都很难说,作者写这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教育的关心和爱国心。总之在这个世道上,能有这样的书出来,还是值得一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