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清华校训
——清华错解自己校训(三)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按照清华人自己的解读,“自强不息”是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态度,“厚德载物”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也不错,但是视野太小,都局限在“自我”二字。这是一种“独善其身”。
然而,按照《易经》原来的意思,“君子”是一种具备特殊的能力的人,肩负特殊使命,有维护自然运行和社会秩序的职责。那么就可以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做出新的解释:
自强不息: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当代的君子们要不断为社会输送正能量,让国家健康持续发展下去。这里的“自强”指整个社会和所有人的生存环境,不再是个人的工作作风或者学习态度。
厚德载物: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当代的君子们肩负着提高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责任,让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从而提高物质文明和环境文明的水准。
自梁启超以来,上述八字仅仅局限于“独善其身”,视野太小,胸怀不够。然而根据《易经》愿意的解释,境界则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兼善天下”,而且应“要善天下”。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易经》的说法更加有意义,“济天下”是君子与生俱来的使命,不论穷达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君子是人类社会的精英,并不限于中国。乔布斯跟别人说,他是爱因斯坦、甘地一类的人,是受到过神谕的,肩负着一种使命来到人世间。他的使命就是用科技改变世界,给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迹。这种使命感一直激励着他,这种信念让他在受到极大挫折时也不放弃追求,在他成为亿万富翁后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君子,那么不论穷达,义无反顾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