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时做事像小孩,既可爱,又可气,还不计后果。《论语•阳货》有下面一则有趣的记载: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也不知道孺悲因为什么得罪了孔子,把孔子得罪得这么苦。其实,孺悲想见孔子,孔子推辞说有病,不见,双方都不失面子。然而孔子也够损的,却故意又弹又唱,让传话的人听到,使对方知道自己不屑于见他。孺悲该会是多么难受,多么尴尬!假如孺悲修养不太好,事情就会愈演愈烈,他也会想方设法报复孔子,让孔子难堪。站在孔子的角度说,有这种必要吗?
羞辱别人,自己可能得到一时的发泄,但是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有话好好说嘛!孔子自己不是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难道不能设身处地为孺悲想一想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