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文化界的“大同社会”

(2012-05-11 10:03:47)
标签:

杂谈

 

         我们的先哲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道之行”的大同社会,据此我可以想象最有利于学术发展的“大同社会”该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学术上具有突出贡献者自然而然得到大家的拥戴,而学人不必靠其他手段想法设法为自己谋取虚名和利益。学者之间和而不同,气氛和谐,关系融洽,但不必强求观点上的相同。具有共同学术追求的人走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学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人把教学和学术研究看作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乐在其中,而不是为名利所累,不把它作为追逐名利的敲门砖。学者相见不必谈金钱名利,不必称官道衔,唯相互切磋研究心得是务,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但不至于伤了和气。学者的成就不再以论著的数量来衡量,不在以发表的杂志档次来论赏,而贵在创新。学术与官衔不再联系在一起,学术官员应以整合学界之力量来攻难关为己任,以协助研究者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为职责,而不是把官衔作为享受学术特权的通行证,作为自己学术成就的标签,作为左右他人思想命运的令箭。弟子不必唯尊其师,当摈弃门户之见,凡天下同道者皆为朋友。后学者敢独抒己见,能够在一个自由而公平的环境下成长。为师不必仅爱其弟子,应该呵护、鼓励所有后学者,喜见他人弟子有所作为。学霸匿迹,抄袭不兴,造谣诽谤遭人唾弃,结党营私没有市场,头衔名利不成诱饵,人人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人有成就大家共欢庆,任何人都不再担心因为自己的学术成就而遭到非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则古训不再是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