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论语》改病句(二)

(2012-05-08 09:33:08)
标签:

杂谈

 

         按:这是选自拙著《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商务印书馆,2010)一书第25章《论语也有毒》中的一段。

         孔子对种庄稼的有偏见,樊迟提出想学农业,孔子骂他是小人,没有出息,为什么不去做大官、赚大钱呢?作为老师,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专心学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孔子有时候说话就不那么讲究逻辑了: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耕田种地,确实免不了饥饿,因为有灾荒,有苛政。然而学习就一定能够做官拿俸禄了吗?最爱学习的颜回,家里就剩下“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了,孔子自己也感叹道:“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先进》)”。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四十岁就死了。孔子这里的问题出在弄乱了可能性的大小:耕田最大的可能性是不挨饿,比较小的可能性才是挨饿;学习最大的可能性是做官拿俸禄,比较小的可能性是受穷在家里呆着。对于耕田,孔子取其可能性小者;对于学习,孔子则取其可能性大者。结果,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表述上的不对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耕也,食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贫在其中矣。

 

        这样一改,不仅逻辑上更合理,也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第二种情况也不是太难见到:养猪的吃不起猪肉,盖房子的住不起房子,种粮食的吃不饱肚子,上大学的找不到位置。但这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你看哪个开发商没有几栋别墅?很多高官手里也握着博士学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