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想象的自由与限制

(2012-03-22 20:14:06)
标签:

文化

文学想象的自由和限制

        方舟子质疑,根据的是文学想象的限制;韩寒辩解,依据的却是文学想象的自由。

        搞不懂这一点,你还只能算是方韩大战的围观者,门外汉。韩寒可能真不懂,也可能假不懂,但是你必须懂,否则就是瞎起哄。

        很多人看不懂方舟子的质疑,也弄不明白韩寒的辩解。听了方舟子的,觉得方舟子有道理;看了韩寒的,好像韩寒也对呀。

         文学创作当然可以凭想象,虚构情节。韩寒拿吴承恩写《西游记》自比,吴承恩没去过取经,他可以描写各种妖魔鬼怪,女儿国,头上长着角的牛魔王,孙悟空大闹的天宫。蒲松龄没有去过阴曹地府,但是他描写得那样阴森恐怖。这属于作家的自由,你想到哪就可以写到哪,作家还可以根据间接的经验,比如历史记录、民间传说,来描写自己未经历过的事情。

        但是,文学创作也有不自由的,有很大的条件限制。假如吴承恩的《西游记》出现这样一座女儿国,它的首都叫巴黎,那里有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罗浮宫、香舍利谢大街,国王为路易十四,谁都可以下判断:这本书一定不是吴承恩所做,是后人的伪书,因为这些东西在吴承恩时代很多还没有。推理的依据就是,吴承恩凭想象所写的东西,与真实世界的巴黎这种巧合的概率为“0”。

        方舟子的质疑是根据“文学想象的限制”。韩寒的《求医》讲的是1999年上海金山区一家医院的情况,却实际描写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医院的状况;韩寒的《书店》描写的也是早他一、二十年书店的销售方式。韩寒纯粹靠自己的虚构与早期现实世界巧合的概率也是为“0”。所以方舟子的质疑百分百合理。

       但是,韩寒不是不可能这样写,他可以从父母那辈人那里、影视记录或者文字记录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但是关键是韩寒多次声称写的就是他个人的经历,还拿出医疗证明来说明,这样反而弄巧成拙,露出了马脚。

         方舟子质疑的合理性就在这里,韩寒辩解的无效也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